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红枣的意思、红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红枣的解释

[Chinese date;jujube] 枣树成熟的果实

详细解释

鲜枣的干制品。大致分为大枣和小枣两类。皮色红艳,肉甜质糯,为我国传统的调理与滋补品。 前蜀 贯休 《士马后见赤松舒道士》诗:“堰茗蒸红枣,看花似好时。” 贺敬之 《枣儿红》诗:“大队的八路军开步走,大把的红枣塞进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红枣是汉语中常用的植物名词,指鼠李科枣属植物(学名:Ziziphus jujuba)的成熟果实,具有明确的植物学特征和文化内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红枣是“枣树的果实,成熟后呈暗红色,卵形或长圆形,味甜,可食用或药用”。

从植物学角度,红枣的形态特征包含三方面:1)果实表皮光滑,成熟时由青转红,果肉淡黄色;2)核果呈纺锤形,两端稍尖,内含一枚扁卵形果核;3)果肉含糖量高达60%-85%,并含蛋白质、有机酸等成分。这与《中国植物志》对枣属植物的描述完全吻合。

在传统文化中,红枣被赋予多重象征意义。《汉语大词典》指出,红枣因“枣”与“早”谐音,常作为婚俗用品象征“早生贵子”,春节祭祀时寓意“红红火火”。药典文献《本草纲目》记载红枣“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现代研究证实其富含环磷酸腺苷等活性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理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药典》(2020年版)明确将红枣列入药食同源目录,建议每日食用量不超过50克。食用方法包括煮粥、泡茶、制作糕点等,其中隔水蒸制能更好保留营养成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0.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48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九册)[M]. 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2.

李时珍. 本草纲目(校点本)[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网络扩展解释

红枣是鼠李科枣属植物(学名:Ziziphus jujuba Mill.)的成熟果实,又称大枣、干枣,是中国传统“五果”之一。以下是详细解释:

  1. 植物学特征
    红枣为温带作物,适应性强,具有耐旱、耐涝的特性,被称为“铁杆庄稼”。其果实呈卵圆形或椭圆形,成熟后外皮呈红色,果肉甜糯。花期5-7月,果期8-9月。

  2. 分类与加工
    红枣分为鲜枣和干枣两类,干枣是鲜枣经晾晒或烘烤制成的传统滋补品。根据品种差异,又有大枣和小枣之分,例如河北沧州的金丝小枣和新疆若羌的灰枣。

  3. 营养价值与药用功效
    红枣富含维生素C(被誉为“维生素王”)、蛋白质、维生素P及钙、磷等矿物质。中医认为其性甘温,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脾虚食少、气血不足等症状。现代研究还表明其具有降血糖、降胆固醇和抗菌作用。

  4. 文化意义
    红枣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与婚庆,常用于传统节庆和食疗。成语“红枣”在特定语境下可比喻事物的核心部分(如“抓住问题的红枣”),但这一用法较罕见。

如需更完整的植物特性或药理学研究,可参考来源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版部背身边生经笥濒海参加冁然出火弹筋估两颠跌饤案底剭杜口絶言堕民恩慰浮龙福禄跗面服善复社改玉改行赶潮流弓梢觥羊呱叽古贝寒毛卓竖狠酒花媳妇儿画烛秽仙混并魂台勦民寄拜救过不给计想巨阙可事狂伧林荫道例转满破着黏吝缴绕请水劬勩山儿摄悟十浆五馈施衿收拾赎救四枝铁室铁丝提育秃笔讬号握柄飨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