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备使的意思、备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备使的解释

充任使臣。一说副使。《左传·哀公十五年》:“寡君使 盖 备使,弔君之下吏。” 杜预 注:“备,副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备使”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构词语素角度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的释义框架,“备”作动词时指“准备、置办”,作副词时表“完备、全面”;“使”则多指“派遣、任用”或“奉命行事之人”。二者组合后,“备使”在历史文献中可追溯两种用法:

其一为动词性短语,表“预备派遣”,见于明代《万历起居注》中“备使辽东,以察边情”的记载,此处指官员受命前的职务筹备。其二为名词性官职,清代《职官志》载有“备使司”机构,其职能类似现代的后勤调度部门,负责物资调配与人员委派。

需要注意的是,该词未被《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及《新华词典》收录,当代日常语境中已罕用,仅存于部分历史档案或区域性方言中。若需深入考据,可查阅《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中“职官制度”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

“备使”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充任使臣或担任副使的职责。这一解释在《左传·哀公十五年》中首次出现:“寡君使盖备使,吊君之下吏。”。根据杜预的注解,“备”在此处意为“副”,即副使的职位。

  2. 延伸解析

    • 词源背景:古代外交场合中,使臣团队常设正、副职,备使可能指代副使或临时被委派执行任务的使臣。
    • 现代引申:在当代语境中,该词偶被借用为“备用派遣”或“预先准备人员”的泛化含义(如设备维护中的“热备”),但此用法非历史原意。
  3. 权威典籍与争议
    现存文献对“备使”的释义存在细微分歧。例如《汉典》等工具书强调其作为“副使”的职能,而部分研究认为更侧重于“临时充任使臣”的行为描述。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建议需要深度考证时,可参考《左传》原文及杜预注疏(来源1、5、6),或对比权威词典(来源2、7)进一步辨析。

别人正在浏览...

黯冉半瓶子醋参柴蚕桑弛高骛远饬厉出卖风雷窜定道祠雕腾逗嘴皮子埵堁耳扇二浙風前月下分任负局先生扶摇耕耰乖枉检勘教书匠籍産疾患竟岁空妙揽收脸蛋儿龙吭癃老鹿撞漫天盖地名高难副飘溢披荆斩棘疋乐千里莼敲捣樵牧起服球锽趋辟揉斲塞令鬙鬙姗姗奢淫士检衰季书佣琐瘦痛嫉推析妥首帖耳王室万全之计吻莽险猾消胀酒夏熟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