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犹起复。古代官吏有丧,服未满而起用。《元典章·吏部·新吏》:“旧例居丧夺情起服之官,或是朝廷顾问儒臣,或是必用耆旧。”
(2).指服满而起用。《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 仲翔 起服到京,补 嵐州 长史,又加朝散大夫。”《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席面上同座的,有两个京官:一个是主考,请假期满;一个是都老爷,丁艰起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6*四回:“瞒着你,是伯娘的主意,説你起服那一年,伯娘和你説过好几遍,要回去娶媳妇儿,你总是推三阻四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起服汉语 快速查询。
“起服”是古代官场中的特定用语,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服丧未满被起用
指官员在守丧期间(通常为父母去世需服丧三年),因朝廷需要被提前召回任职,称为“夺情起服”。例如《元典章·吏部·新吏》提到:“居丧夺情起服之官,或是朝廷顾问儒臣。”
服丧期满后复职
官员守丧期满后,正式除去孝服并恢复官职。如《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记载:“仲翔起服到京,补嵐州长史。”
《起服》是汉字词语中的一个词。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衤”和“末”。其中,“衤”是指衣服的衣领部分,表示与“衣物”相关;“末”是指末尾或末端,表示衣物的后部。因此,“起服”这个词的意思是衣服的领口拿起来后穿戴上身。
拆分“起服”这个词的部首可以分别是“衤”和“末”。其中,“衤”的部首是“工”,它的笔画数是5;而“末”的部首是“木”,它的笔画数是4。所以,“起服”的总笔画数是9。
“起服”这个词的出处是出自《西游记》第八十二回。在这个章节中,唐僧取“金盂子”时,牛魔王见到了他起居的仪式并用了“起服”这个词。从那时起,“起服”逐渐被人们用来表示穿上衣服的动作。
“起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起服」,字形没有太大变化。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而“起服”在古代的写法是「起服」。字形整体保持一致,没有太大变化。
1. 在寒冷的冬天,我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起服暖和的衣服。
2. 当见到我最喜欢的明星时,我的心情立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更加兴奋不已。
起而行、起居、起初、起源、起航等。
穿上、穿戴、着装等。
脱下、脱离、脱去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