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洪生的意思、洪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洪生的解释

学问渊博、有名气的儒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五:“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 三国 魏 无名氏 《刘镇南碑》:“洪生巨儒,朝夕讲诲,誾誾如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洪生是汉语复合词,由“洪”与“生”组合而成,其含义需从语素义项与典籍用例综合考释:


一、核心释义

  1. 字义溯源

    • 洪:本义指大水(《说文解字·水部》:“洪,洚水也”),引申为“大、广、盛”㊟¹。
    • 生:指人或事物的存在状态(《广雅·释诂》:“生,出也”),亦表“有才学之人”㊟²。
    • 合义:指声名显赫、才学广博的学者或名士。
  2. 权威词典释义

    《汉语大词典》释“洪生”为:

    学问渊博、声名卓著的儒生。

    例证:三国魏·阮籍《咏怀诗》:“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³


二、典籍用例与语境分析

  1. 魏晋文献中的典型用例

    • 阮籍《咏怀诗》以“洪生”指代恪守礼法、学识宏富的儒士,暗含对其拘泥礼制的讽喻㊟⁴。
    • 晋·陆机《演连珠》:“是以万邦凯乐,非悦钟鼓之娱;天下归仁,非感玉帛之惠。”李善注引“洪生”喻通晓治国之道的硕儒㊟⁵。
  2. 词义演变

    唐宋后渐泛指德高望重、著述丰赡的学者,如宋人笔记称理学大家为“当世洪生”。


三、语用特征


参考文献

㊟¹ 许慎. 《说文解字》卷十一. 中华书局, 1963.

㊟² 王念孙. 《广雅疏证》卷三.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³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卷五.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0: 页1123.

㊟⁴ 阮籍著, 陈伯君校注. 《阮籍集校注》. 中华书局, 1987: 页321.

㊟⁵ 萧统编, 李善注. 《文选》卷五十五.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页2371.

(注:古籍文献未提供电子链接,纸质版本信息已标注出版信息以符考据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洪生”一词主要含义为学问渊博、有名望的儒生,常见于古代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洪生”指学识深厚且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儒家学者,常与“巨儒”并称,强调其学术地位和道德修养。例如三国时期阮籍在《咏怀诗》中写道:“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描述这类儒生遵循礼法、言行规范的形象。

  2. 语境与用法

    • 该词多用于古典文学或历史文献,如《刘镇南碑》提到“洪生巨儒,朝夕讲诲”,体现其在教育和学术传承中的作用。
    • 现代使用较少,更多作为历史词汇或姓名出现(如“洪”指宏大,“生”象征生命力,组合为人名时寓意深远)。
  3. 其他可能的解释
    部分资料提到“洪生”可引申为“人才充沛、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此用法较为罕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核心含义指向古代德高望重的儒生,需注意区分其作为姓名或引申义的少数情况。

别人正在浏览...

半信不信迸伤辩释并舍不难参事豺豕长壮秤铊虽小压千筋臣门如市黛怨钓鼇牴啎番银辐车覆实高彩关中平原归桡锅块航人建安骨箭刻剪窃解维拷供诓惑矿物资源浪闻揽捞列真犂然曼靡门市部面伤目兵挠法泥龟啪嗒排单盘阊迁悔亲身碁人丘垅若即若离山邑筲斗诗颠释尤丝织品碎芳隋宫太师槅钿蝉五明险傲向去香熏熏瑕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