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aise in soy sauce] 把肉、鱼等加油、糖略炒,再加酱油焖成暗红色的烹调方法
红烧鱼
(1).指燃烧着的火。 唐 杨巨源 《和杜中丞西禅院看花》:“迎日似翻红烧断,临流疑映綺霞层。”
(2).一种烹调方法。把半熟的肉、鱼之类,加酱油等作料,焖熟使成深红色。 老舍 《女店员》第三幕:“这种鱼最好是红烧着吃!”
红烧是一种经典的中式烹饪技法,其核心是通过特定调料和火候控制,使菜肴呈现红润色泽并兼具鲜香口感。以下是详细解释:
红烧指将食材(如肉、鱼等)经过煸炒或煎炸后,加入酱油、糖、料酒等调料,通过焖煮、收汁等步骤,最终形成深红或枣红色的菜肴。其名称来源于成品的红亮色泽,主要依赖糖色或酱油上色。
常见代表菜包括红烧肉、红烧鱼、红烧茄子等。例如红烧肉需经历焯水去腥、炒糖色、焖煮收汁等步骤,最终达到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效果。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杨巨源诗句“迎日似翻红烧断”,原指燃烧的火焰,后引申为烹饪技法。现代语境中特指通过特定调料和工序呈现红亮色泽的菜肴制作方式。
如需查看具体菜谱或更详细步骤,可参考、4、7等来源。
《红烧》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一种烹饪方法或菜肴的名称。它通常用于形容以红色的调料和热油制成的菜品,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口感。
《红烧》的拆分部首是纟(红的偏旁部首)和火(烧的偏旁部首)。
《红烧》的总笔画数为12画。
《红烧》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红指的是颜色,烧表示烹饪的方式。将食材使用红色的调料烹制而成的菜肴就称为红烧。
《红烧》在繁体字中仍然保持为红烧。
古代汉字中的《红烧》写法与现代基本一致。
1. 妈妈的红烧肉味道鲜美,是我最喜欢的菜之一。
2. 这道红烧鱼是大厨的拿手菜,色香味俱佳。
3. 我学会了红烧牛肉的做法,今晚可以为家人尝试一下。
1. 红烧猪蹄
2. 红烧鸡翅
3. 红烧豆腐
1. 红煮
2. 红炖
3. 红汤
1. 白水煮
2. 清炖
3. 不加调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