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红色之桥。 唐 张说 《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緑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旂。” 唐 白居易 《新春江次》诗:“鸭头新緑水,雁齿小红桥。”
(2).桥名。在 江苏省 扬州市 。 明 崇祯 时建,为 扬州 游览胜地之一。 清 王士禛 《红桥游记》:“游人登 平山堂 ,率至 法海寺 ,舍舟而陆,径必出 红桥 下。桥四面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 清 王士禛 《浣溪沙》词:“北郭青谿一带流, 红桥 风物眼中秋。緑杨城郭是 扬州 。” 清 赵翼 《清明前二日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 红桥 南北渺风漪,处处名园互钩络。”
“红桥”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解释:
基本释义
指红色的桥梁,常见于诗词意象。如唐代张说《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中的“红桥度舞旂”,白居易《新春江次》中的“雁齿小红桥”等,均以红桥描写自然景观。
特指扬州红桥
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建于明崇祯年间,是清代文人雅士的游览胜地。王士禛《红桥游记》记载其“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纳兰性德词作《采桑子》亦提及此处。
比喻义与延伸用法
现代行政区划
天津市设有“红桥区”,属于直辖市辖区,但与历史、文学中的“红桥”无直接关联。
补充说明:文学作品中“红桥”常与江南水乡意境结合,如绿水、画舫等,成为扬州文化的重要符号。建议结合具体文本语境进一步分析其象征意义。
《红桥》这个词是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红”和“桥”。下面分别对这两个字进行解析。
- “红”字的部首是“纟”,是由4划组成的。它代表着与线条有关的事物。
- “桥”字的部首是“木”,是由8划组成的。它代表着与木材有关的事物。
《红桥》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由于为一个名称的地名而得名。一般情况下,红桥指的是一座桥梁的名字,因桥梁涂上红色而得名。
《红桥》的繁体字为「紅橋」。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对于《红桥》这个词,古时候写作「赤橋」。
1. 我们经过红桥进入了公园。
2. 这座古老的红桥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红楼、红尘、红旗、红茶、红色等。
赤桥、朱桥
青桥、黑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