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伟广阔。 唐 柳宗元 《贞符》序:“臣为尚书郎时,尝著《贞符》,言 唐 家正德受命於生人之意,累积厚久,宜享年无极之义,本末閎阔。” 宋 陆游 《圆觉阁记》:“顾某衰且病,学问废落,文思局澁,而名山盛事,本末閎阔,非区区笔力所能演述,实以为愧惧云。” 明 李东阳 《明故亚中大夫贵州布政司左参汪君墓志铭》:“君魁岸閎阔,善论议。少治经学,多所自得。”
“闳阔”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hóng kuò,其核心含义为宏伟广阔,既可形容空间或事物的规模,也可引申为思想、气度等抽象概念的宏大。以下是详细解释:
字面解释
结构特点
两字均为半包围结构,从字形上呼应了“开阔感”。
文学用例
现代用法
多用于形容建筑、自然景观的宏伟,或比喻思想、格局的开阔。例如:“闳阔的天地”“闳阔的胸襟”。
以上信息综合了古籍和现代词典的解释,但需注意搜索结果均为低权威性网页,建议进一步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辞海》等权威辞书以确认细节。
拆分部首:闳(门)阔(阜)
拆分笔画:闳(门 5画)阔(门 11画)
来源:《字源》称“闳”指门内广大,由此引申为宽广的意思。《转注》则指出“阔”本义为宽阔的豁口,在此基础上扩展为广大、宽广的意思。
繁体:閎闊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用笔迹相似但有略微差异的字“肧”来表示“闳”。而“阔”在古代写作“闊”。这些字形发生了变化后形成了现代字形。
例句:他生活在一个闳阔的大城市。
组词:闳达、闳朗、闳识
近义词:宽广、广大、辽阔
反义词:狭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