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嘴瓶。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过门钱》:“ 龙山 康甫 慷慨不覊,每日置酒於门,邀留宾客。不住者赠过门钱。日费酒者鹤嘴缾二十。”
“鹤嘴缾”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hè zuǐ píng,其核心含义是长嘴瓶。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文献出处
该词可见于唐代冯贽的《云仙杂记·过门钱》,文中提到:“龙山康甫慷慨不覊,每日置酒于门,邀留宾客。不住者赠过门钱,日费酒者鹤嘴缾二十。”
此例说明,鹤嘴缾在古代可能作为酒器使用,且容量较大(日消耗量达二十瓶)。
其他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文化背景,可参考《云仙杂记》等古籍文献。
《鹤嘴缾》这个词指的是一种古代用陶瓷制成的容器,其形状类似于鹤鸟的嘴巴,上部开口,下部收口,用来盛装饮食或其他物品。
《鹤嘴缾》的拆分部首为鸟,共有16个笔画。
《鹤嘴缾》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鹤鸣》一诗中:“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憔悴如也。”其中“陟”指攀登,“采”指采摘,“鹤鸣”是指鹤鸟的叫声。后来,“鹤嘴缾”一词逐渐代指这种形状特殊的陶瓷容器。
《鹤嘴缾》的繁体字为「鶴嘴缾」。
在古时候,鹤嘴缾的汉字写法为「鶴喙瓶」。
1. 他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精美的鹤嘴缾,放在桌子上展示。
2. 这个鹤嘴缾的工艺非常精细,看起来十分美观。
鹤头、嘴巴、缾子、陶瓷。
鹤口
瓷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