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ntle] 平易谦和
和易近人
温和平静;温和平易。《礼记·学记》:“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唐 白居易 《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公为人沉厚和易,寡言多可。” 明 方孝孺 《双桂轩铭》:“公和易诚篤,表里如一。” 吴组缃 《山洪》二九:“看见面前的两个人,忽然松开了眉头,露出一个谦卑和易的笑。”
“和易”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态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和易”指态度温和、平易近人,强调待人接物时谦逊、容易亲近的特质。例如“和易近人”“性情和易”等用法()。
需注意与“和蔼”“随和”等近义词的细微差异:“和易”更强调性格中的平静与谦逊,而“和蔼”侧重慈祥感,“随和”则偏向不固执己见。
《和易》是一个汉字词语,有两个义项:
1. 和谐、平易,指事物之间相互融洽、相处融和,表达出和平、友好的意思。
2. 指容易、简单,指事物的进行或者做起来不费力,容易达到的意思。
《和易》的拆分部首是“口”,共有11个笔画。
《和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因此《和易》这个词在古代的书写形式可能和现在稍有不同。
《和易》的繁体字为「和易」,字形在一些部分稍有变化,但整体上保持了和现代简体字相似的结构。
《和易》这个词在古代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由于无法具体确认古时候《和易》的汉字写法,所以无法给出确切的描述。
1. 他一直倡导和平与友善,致力于营造和易的人际关系。
2. 这个任务非常和易,我们很快就能完成。
1. 和谐
2. 易于
3. 和平
4. 容易
5. 和睦
1. 和谐
2. 友善
3. 简单
4. 容易
5. 顺利
1. 不和谐
2. 敌对
3. 复杂
4. 困难
5. 矛盾
百塔寺白闲车梁木丞史雏凤清声大慈大悲当心打瓦打牙逗嘴对景缝紩附逆刚柔隔山攻理光铓聒聒叫户豹火中取栗浄室究询开假课草刳削狼子烂开冷滑两难臁骨麟父笔鳞鸿杳绝罗天莫此为甚旁蒐匏尊配演癖爱旗节青料七属秋英神骥伸冤摄齐史笔恕不一一梳文栉字天维彤史玩兵王世贞帷宫伪经瓮盎捰袖揎拳相央骁桀小庙斜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