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连珠的意思、连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连珠的解释

[joined like a string; in rapid succession like a chain of pearls] 把许多珠子用一根线连接起来,比喻连在一起,不间断

连珠箭

妙语连珠

详细解释

(1).连成串的珠子。《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映物连珠断,缘空一镜升。”

(2).比喻接连不断。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一折:“我为甚连珠儿热酒,教他饮了三巡。”《洪秀全演义》第四八回:“数万枪声,连珠发响。”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五节:“总理衙门接到连珠式的要求,当然严饬 毓贤 镇压义和团。”

(3).文体名。起于 汉 代, 班固 、 贾逵 皆有作。其体不指说事情,借譬喻委婉表达其意,文辞华丽,历历如贯珠,故名。后人加以扩充,有演连珠、拟连珠、畅连珠、广连珠等称。参阅《文选·连珠》题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4).逻辑名词。“三段论”的旧译。

(5).山丹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山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连珠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本义:连贯成串的珠子

指珠子紧密相连成串的形态,引申为事物连续不断的状态。

例证:

《汉书·律历志》载“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以“连珠”形容星辰连贯有序的排列。

二、修辞与语言表达

形容言辞或文字连贯流畅,逻辑严密,如珠串般环环相扣。

例证:

刘勰《文心雕龙·杂文》称“扬雄覃思文阔,业深综述,碎文琐语,肇为连珠”,指扬雄首创“连珠体”文体,以精炼短章表达连贯哲理。

三、文体专称:连珠体

特指汉魏六朝兴起的骈文变体,以借喻说理、句式对仗、短小精悍为特征。

特征:

  1. 结构:多由若干短章并列,每章自成起讫;
  2. 手法:常用自然现象或历史典故类比事理;
  3. 代表:陆机《演连珠》五十首,以“臣闻……是以……”为固定句式,阐述治国之道。

    来源:徐师曾《文体明辨》将“连珠”列为独立文体,归为“喻理之辞”。

现代引申用法

  1. 连珠炮:喻语速快而密集;
  2. 连珠箭:指连续射出的箭矢,引申为动作迅疾不间断。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连珠”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有所差异,主要可从以下方面解释:

一、修辞手法(顶真/顶针)

指一种语言修辞方式,即前一句的结尾字词作为后一句的开头,形成首尾相连的结构,使语句递接紧凑、连贯流畅。例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这种手法常见于诗词、对联中,能增强节奏感和表现力。


二、比喻义

  1. 连续不断的事物
    形容密集或连贯的现象,如“连珠炮”“捷报连珠”,强调事物如串珠般接连出现。
  2. 天文现象
    古时指“五星连珠”,即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排成一线,被视为祥瑞之兆(《汉书·律历志》提及)。

三、文体名称

汉代兴起的一种文体,以比喻手法委婉表达观点,文辞华丽,结构如贯珠。代表作者有班固、贾逵等,后衍生出“演连珠”“拟连珠”等变体。


四、其他含义

  1. 逻辑学术语
    曾作为“三段论”的旧译,现已少用。
  2. 植物别名
    山丹(百合科植物)的别称。

典型用法示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连珠文体的发展,可参考《文选·连珠》或刘勰《文心雕龙》相关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阿舅阿姆哈拉人凹透镜拔火罐子表弟逼曙不知轻重斥駡驰驱冲豫垂云椿堂词无枝叶黨羌德道诋叱丁梢放却返舌观睄卦资跪祷鬼籍骸骼黑劫坏彻恢耀降年噭啕劲翮矜救旧观巨典隽良凯风靠歇漏名轮值渌图抹额扭搭搒笞平澹无奇樵侣奇兵人极计生三要赏田闪闪赊荷湿蒙蒙事体蜀栈肃步天彜铁军通亮完实无常钟乡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