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ntle] 平易謙和
和易近人
溫和平靜;溫和平易。《禮記·學記》:“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唐 白居易 《故鞏縣令白府君事狀》:“公為人沉厚和易,寡言多可。” 明 方孝孺 《雙桂軒銘》:“公和易誠篤,表裡如一。” 吳組缃 《山洪》二九:“看見面前的兩個人,忽然松開了眉頭,露出一個謙卑和易的笑。”
“和易”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和易”指态度溫和、平易近人,強調待人接物時謙遜、容易親近的特質。例如“和易近人”“性情和易”等用法()。
需注意與“和藹”“隨和”等近義詞的細微差異:“和易”更強調性格中的平靜與謙遜,而“和藹”側重慈祥感,“隨和”則偏向不固執己見。
《和易》是一個漢字詞語,有兩個義項:
1. 和諧、平易,指事物之間相互融洽、相處融和,表達出和平、友好的意思。
2. 指容易、簡單,指事物的進行或者做起來不費力,容易達到的意思。
《和易》的拆分部首是“口”,共有11個筆畫。
《和易》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中。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改變,因此《和易》這個詞在古代的書寫形式可能和現在稍有不同。
《和易》的繁體字為「和易」,字形在一些部分稍有變化,但整體上保持了和現代簡體字相似的結構。
《和易》這個詞在古代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由于無法具體确認古時候《和易》的漢字寫法,所以無法給出确切的描述。
1. 他一直倡導和平與友善,緻力于營造和易的人際關系。
2. 這個任務非常和易,我們很快就能完成。
1. 和諧
2. 易于
3. 和平
4. 容易
5. 和睦
1. 和諧
2. 友善
3. 簡單
4. 容易
5. 順利
1. 不和諧
2. 敵對
3. 複雜
4. 困難
5. 矛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