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的意思、河阳的详细解释
河阳的解释
[Heyang] 古地名,在现在河南省孟县西
详细解释
(1). 黄河 北岸。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君居 淄 右,妾家 河 阳。” 元 袁桷 《清明》诗:“ 河 南禁酒 河 阳饮,醉醒相看总有情。”
(2). 晋 潘岳 曾任 河阳 县令,后多以“河阳”指称 潘岳 。 唐 王维 《为人祭李舍人文》:“名高 江夏 之童,貌夺 河阳 之美。” 宋 苏辙 《寄题江涣长官南园茅斋》诗:“ 河阳 罢后成南圃, 彭泽 归来卧北窗。” 宁调元 《燕京杂诗》之二:“容易 河阳 丝两鬢,妇人醇酒未应怜。”
词语分解
- 河的解释 河 é 水道的通称:河道。河沟。河谷。河流。河滩。河沿。河鲜(供食用的新鲜河鱼、河虾等)。河港。河湾。河网。河运。内河。 特指中国黄河:河套。河防。 指“银河系”:天河。河汉。 笔画数:; 部首:氵
- 阳的解释 阳 (陽) á 明亮。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 指“太阳”: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
专业解析
“河阳”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可从地名和典故两个核心层面进行阐释:
一、 基本词义与地理指向
“河阳”一词由“河”与“阳”二字构成。
- 河: 在古代汉语中特指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 阳: 在汉语地理命名规则中,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因中国地处北半球,阳光主要照射山南水北)。
- 合义: 因此,“河阳”的字面意思即指黄河的北岸地区。这是其最基础的地理方位含义。
二、 作为历史地名的具体指代
“河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作为一个具体的地名存在:
- 古邑名: 春秋时期属晋国,故址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是黄河北岸的一个重要城邑。
- 古县名: 西汉至北宋时期长期设置。治所多次变迁,大致在今河南省孟州市及周边区域。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潘岳(潘安)曾任河阳县令,留下了重要典故(见下文)。隋唐时期,河阳县因其地理位置(黄河重要渡口——河阳桥所在地)成为军事要冲和交通枢纽。唐代诗人杜甫《石壕吏》中“急应河阳役”即指此地。
- 旧县名: 指1913年至1996年存在的孟县(今河南省孟州市)。1996年孟县撤县设市,更名为孟州市。
三、 核心文化典故:潘岳(潘安)与“河阳一县花”
“河阳”一词之所以在文学史上闻名遐迩,主要源于西晋美男子、文学家潘岳(字安仁,俗称潘安)担任河阳县令时的典故:
- 典故内容: 据《白氏六帖》等古籍记载,潘岳在任河阳县令期间,勤于政事,广施仁政。他尤其喜爱种植桃李等花木,下令在全县遍植桃花、李花。每到春季,河阳县境内繁花似锦,景色美不胜收,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传颂。
- 典故提炼: 由此产生了“河阳一县花”、“花县”、“潘岳县”、“潘令花”等成语和代称。
- 文学意义: 这些典故被后世文人广泛引用,用以:
- 赞美地方官吏治理有方、政绩卓著,使地方繁荣、百姓安乐。
- 形容地方风景秀丽,繁花似锦。
- 特指县令(县宰)之职。
- 文学例证:
- 唐代李白《赠崔秋浦三首》:“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 (引用《白氏六帖》)
- 唐代杜甫《花底》:“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引用《白氏六帖》)
- 唐代白居易《白牡丹(和钱学士作)》:“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折来比颜色,一树如瑶琼。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固知物无定,适随世重轻。岂惟花独尔,理固人事并。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潘岳栽成县,河阳花满城。” (引用《白氏六帖》)
- 唐代李商隐《县中恼饮席》:“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河阳一县花。” (引用《白氏六帖》)
“河阳”一词,其地理本义指黄河以北地区。作为历史地名,它主要指今河南省孟州市一带的古邑、古县。其最深远的文化影响则源于西晋潘岳任河阳县令时“遍植桃李”的典故,由此衍生出“河阳一县花”等成语,成为称颂地方官德政、描绘地方美景的经典文学意象,历经千年而不衰。
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1986).《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权威词典,提供词条释义及书证)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编纂委员会. (200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详细解释“河阳”作为历史地名的沿革与地理位置)
- [唐] 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 (记载潘岳河阳种花典故的重要早期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河阳”是一个具有历史与文学双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地理含义
-
地理位置
河阳是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孟县(现孟州市)西,地处黄河北岸。
- 根据“山南水北为阳”的命名规则,“河阳”即指黄河以北的区域。
- 不同朝代名称有变:秦代称“河雍”,汉代为“河阳”,唐代属“孟州”,明代改称“孟县”。
-
历史沿革
该地是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所在地,也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故里。
二、文学与典故
-
指代潘岳
晋代文人潘岳曾任河阳县令,后世常以“河阳”代指潘岳或其政绩。
- 如唐代王维《为人祭李舍人文》中“貌夺河阳之美”,即以“河阳”隐喻潘岳的风采。
- 宋代苏辙诗句“河阳罢后成南圃”也沿用此典。
-
诗词中的意象
南朝江淹《别赋》中“妾家河阳”、元稹诗“河阳饮”等,均借“河阳”表达离别或地域意象。
三、现代含义
如今“河阳”作为历史地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研究,实际行政区划已归属河南省孟州市。
别人正在浏览...
不识窍唱令家常平法重规累矩床上迭床捶掠春茧雕修东第都布笃学不倦负奇赶子宏贯花哄会考贱房简赅脚忙手乱狡慝狡勇经帮纬国寖广积载蠲豁举劾科责空衍宽怀兰芝老背悔敛剥连城连袵成帷利川小曲辂车鲁卮没正条濛澒面如土色明敞名师辟人起锅青蒲亲衞如志散樗桑寄生山狖审择双飞燕送孝台吏它日团掿微生物文学作品问语闲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