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官名。主神祀之官。 殷 代天官六大之一。《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2).官名。掌祈祷之官。《周礼·春官·序官》:“大祝,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 郑玄 注:“大祝,祝官之长。”
“大祝”是一个古代官职名称,其含义和演变如下:
“大祝”是殷周时期掌管祭祀、祈祷的官职,属于天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职位主要负责主持国家重大祭祀活动,沟通神权与王权。
殷商时期
位列「天官六大」之一,与太宰、太宗等官职并列,典司六典(《礼记·曲礼下》记载)。
周代发展
职能细化为「掌祈祷之官」,设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成为祝官系统的核心职位(《周礼·春官》记载)。
部分现代解释将“大祝”拆解为「盛大的庆祝活动」,这属于望文生义。从历史文献看,该词始终特指祭祀官职,未引申为普通庆祝活动。
如需查看原始文献引文,可参考、4、5的典籍摘录。
《大祝》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庆祝、祝贺。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大”和“祝”。
根据《康熙字典》,我们可以将词语“大祝”拆分为以下两个部首:
整个汉字“大祝”的总笔画数是13画。
在繁体字中,词语“大祝”保持不变,仍然写作“大祝”。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根据《康熙字典》,古时候的“大祝”可能以简化的写法出现。
以下是一些使用词语“大祝”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与词语“大祝”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暗度陈仓嗷咷白河报丧不得善终捕勦长生钟朝陵成然吃不了包着走炽昌雠冤登位电压计断续風風韵韵高啸供电顾主蚝壳浩漭洪陶货包健步如飞建事界桩集股井晋酒阑军备峻岫来辕烙印略同两虎榴弹陇廉率刻緑珠江蒙魌冥资民监狞视破隙前达抢嘴潜荟清选请辠弃僞从真孺子可教扇板麝带沈涎沈竈生鼃受籙司差逃奔汙道遐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