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呵禁卫护,使侵凌者不得近。 唐 李商隐 《骊山有感》诗:“驪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 宋 范成大 《小峨眉》诗:“降 商 讫 周 谨呵护,磬氏无敢加鐫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薛慰娘》:“女在墓,为羣鬼所凌, 李翁 时呵护之。” ********* 《文学的历史动向》:“诗,它一面对主流尽着传统的呵护的职责,一方面仍给那些新花样忠心的服务。”
(2).指(神灵)庇护,保佑。 宋 侯寘 《水调歌头·题法华台》词:“山鬼善呵护,千载照层峦。”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羣感佛力呵护,香火日盛。” ********* 《伦敦被难记》第四章:“以是而予知祷告之诚……以是而予知上帝固默加呵护者也。”
“呵护”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ē hù,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核心含义
指对人或事物给予细致、用心的爱护与保护,通常强调较强一方对较弱一方的照顾。例如父母对子女的关怀,或对珍贵物品的维护。
古典释义
古汉语中,“呵护”有“呵禁卫护,使侵凌者不得近”之意,如唐代李商隐《骊山有感》中“九龙呵护玉莲房”即用此义。
情感色彩
带有主动、珍视的情感,如闻一多提到“诗对主流尽着传统的呵护”,体现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适用范围
既可用于具体对象(如“呵护儿童”“呵护植物”),也可用于抽象事物(如“呵护梦想”“呵护传统”)。
该词蕴含中华文化中“守护弱小而珍贵之物”的价值观,常见于教育、环保、亲情等语境,体现责任与温情并存的态度。
“呵护”是一个意思十分温暖的词,主要表达对他人或事物的关怀、保护和爱护。
拆分部首和笔画:呵(口部) + 护(寸部)。
来源:《说文解字》中将“呵护”解作“嘿声也,於以春夏,护饰之。”原意为以声音引领春夏季节,进而保护和装饰事物。
繁体字:護
古时候汉字写法:`発乎口屏連` + `寸⺜⺍`。
例句:妈妈细心地呵护着她的孩子们。
组词:关心、爱护、保护
近义词:维护、照顾、护卫
反义词:忽视、伤害、冷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