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卅运动的意思、五卅运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卅运动的解释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纱厂日本职员枪杀工人顾正红(共6*6*党员),打伤工人十余人,激起全市工人、学生和市民的愤怒。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租界内进行反帝宣传,声援工人斗争,遭租界巡捕逮捕。随后群众万余人集中在公共租界南京路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者,又遭英国巡捕开枪屠6*杀,死十余人,伤几十人,造成“五卅惨6*案”。中国共6*6*党立即决定组织行动*********,建立各阶级统一战线,号召全市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抗议英帝国主义的暴行。工人坚持罢工三个多月,在8月中旬先后复工。全国有数百个城镇、一千七百万人参加了集会、游行、“三罢”斗争和通电、募捐等活动,表示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的反帝运动,并得到了国际工人阶级的支援,从而推动了中国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五卅运动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五卅运动是192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因5月30日上海英租界血腥镇压示威群众而得名“五卅惨案”。以下是综合多来源信息的详细解释:

一、背景与导火索

  1. 社会矛盾激化
    20世纪初,中国仍受西方列强压迫,工人阶级生存条件恶劣。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纱厂枪杀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打伤十余人,成为运动直接导火索。

  2. 中共的组织推动
    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决定在租界组织反帝示威,将工人经济斗争转为政治斗争。

二、事件经过

  1. 惨案爆发
    5月30日,上海2000多名学生声援工人,在租界示威时遭英国巡捕逮捕。随后万余群众聚集南京路巡捕房抗议,英方开枪致13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史称“五卅惨案”。

  2. 全国响应
    运动迅速蔓延至全国,1700多万人参与罢工、罢课、罢市,并获国际工人阶级声援。

三、历史意义

  1. 推动国民革命
    运动成为1925-1927年大革命的序幕,为北伐战争奠定群众基础。

  2. 民族觉醒的标志
    工人阶级、学生、商人联合行动,首次形成全国性反帝统一战线。

  3. 中共领导力体现
    通过组织“三罢”斗争,共产党确立了在反帝运动中的核心地位。

注:五卅(wǔ sà)中的“卅”是数字“三十”的旧称,指事件发生于五月三十日。如需完整事件细节,可参考权威历史档案。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指的是发生在1935年5月30日的抗议运动,是中国大陆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群体示威活动。五卅运动是对国民政府颁布的《富国强兵建设纲领要点》进行抗议的一次爆发,抗议民众要求废除汇率调整、*********结、通货紧缩等政策。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基本部首:五 - 口
- 结构部首:五 - 又
- 笔画总数:五十一画

来源:
“五卅”一词是由抗议民众选择的,它意指发生在“5月30日”的运动。此运动在当时成为一个代号,并且延续至今。五卅运动的真正含义是对国家政策和社会议题的抗议。

繁体:
繁体字“五卅運動”与简体字“五卅运动”字义相同,只是书写形式上有些差异。繁体字主要在港澳台地区使用,同时在一些传统的书籍、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中也可以见到。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汉字中,词组“五卅运动”是由各自含义的汉字组成,没有具体的历史记录。然而,“五”和“三十”这两个数字在古代有特殊的含义,代表着整齐和完美,因此被选择作为对抗议活动的称呼。

例句:
1. 五卅运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示威运动之一。
2. 五卅运动是当时广大民众要求改革的强烈表达。

组词:
五卅运动没有明确的派生词,因为它是一个特定事件的名称。但是可以根据相关的历史背景产生其他示威运动的名称,比如“*********事变”、“五四运动”等。

近义词:
五卅抗议、五卅示威、五卅活动

反义词:
没有与五卅运动相关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