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烧薙的意思、烧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烧薙的解释

一种原始耕作法。芟除田中杂草,草干枯后,焚烧以为肥料。《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 郑玄 注:“薙谓迫地芟草也。此谓欲稼莱地,先薙其草,草乾烧之。至此月大雨,流水潦畜於其中,则草死不復生,而地美可稼也。”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六:“兴云榆荚晚,烧薙杏花初。”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烧薙”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āo tì(注意:“薙”不读作“ní”),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基本含义

指一种原始农耕方法,具体操作是:先割除田中的杂草,待草干枯后焚烧成灰,既清理田地又利用灰烬作为肥料,为后续耕种做准备。


历史背景与操作步骤

  1. 文献记载
    最早见于《礼记·月令》,描述夏季农事时提到“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即通过焚烧杂草配合雨水冲刷,使草根彻底死亡,避免再生,从而改良土壤。
  2. 具体流程
    • 芟除:人工割草或铲草;
    • 焚烧:待草干枯后烧毁;
    • 利用灰肥:焚烧后的草木灰成为天然肥料,提升土地肥力。

文化意义


注意争议点

部分非权威资料(如)将其解释为成语“烧薙”,比喻“彻底改革或重建”,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典籍或词典,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传,需谨慎采用。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礼记》原文或农史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烧薙

烧薙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为shāo nǐ,意思是用火烧,将残留的稻秧等燃烧掉。该词的拆分部首为火和艹,总笔画为9划。

烧薙一词源于古代农耕文化。在农作物收割后,农民往往将田间残留的稻秧进行烧除,以便下一季新的种植。这一做法被称为烧薙。

烧薙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燒薙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烧薙的字形会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小篆字形中的烧薙写作為殹

以下是一些关于烧薙的例句:

1. 农民们在秋收后,常常会集体进行烧薙的工作。

2. 烧薙是一种有效的田间管理方式,可以减少秧田病害的发生。

一些相关的组词包括烧火、烧灼、烧煤等。

烧薙的近义词可以是焚烧、燃烧。

烧薙的反义词可以是保留、保存。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