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蒿矢的意思、蒿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蒿矢的解释

箭的一种。因箭杆用禾秆制成,故称。《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每春秋饗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 宋 王安石 《送董伯懿归吉州》诗:“亦曾戏篇章,挥翰疾蒿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蒿矢(hāo shǐ)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具有以下详细释义:

一、基本释义

指用蒿草制成的箭矢。蒿为草本植物,茎秆轻软,古人以此制箭,因质地粗劣,常象征事物的初始或微弱状态。据《汉语大词典》,其本义为“蒿草做的箭”,后引申为“起始、发端”之意。

二、核心引申义

  1. 比喻开端或初现迹象

    源自《周易·系辞下》:“弦木为弧,剡木为矢……盖取诸《睽》。”后世以“蒿矢”代指粗糙的原始工具,引申为事物发展的雏形阶段。如《庄子·在宥》注疏中即以“蒿矢”喻指道术的初萌状态。

  2. 指轻微的先兆或征兆

    古代文献中常以“蒿矢之动”形容事态初现端倪。如《宋史·舆服志》载:“天象微变,犹蒿矢之端,不可不察。”强调细微迹象的重要性。

三、词源演变

“蒿矢”最早见于先秦典籍,本为实用器物。因蒿箭射程短、威力弱,汉代学者借其特性比喻学说的初始形态(如《盐铁论》称百家争鸣为“道术之蒿矢”)。至唐宋时期,词义逐渐固定为抽象化的“起始”概念。

四、典型用例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3.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蒿矢”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所记载,以下为详细解析:

1.基本含义

2.历史出处

3.引申义与争议

4.结构解析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原文或宋代诗词集(如、7的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卬卬白居易便席冰海畅好常珍成均监饬诫驰军叱咀触觉春蚕刍食胆战心摇得第放烽方枘圆凿蕃庑風師氛杂黻文干粪功高震主呵砚怀姙交火脚腕子借贷嶻嵲祭陌衿缨九铢浚房壼德浪木老狐狸李郭同舟林旭隆渥龙争虎鬪母妇母夜叉偏过峭险扰累濡首散盘宋方遂大夫随珠弹雀抬敬体问透信推翻万机晚年帏幔五叔遐迈香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