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矢的意思、蒿矢的详细解释
蒿矢的解释
箭的一种。因箭杆用禾秆制成,故称。《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每春秋饗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 宋 王安石 《送董伯懿归吉州》诗:“亦曾戏篇章,挥翰疾蒿矢。”
词语分解
- 蒿的解释 蒿 ā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蒿莱(杂草,喻草野百姓)。 气蒸出的样子。 消耗。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 矢的解释 矢 ǐ 箭:流矢。弓矢。有的(?)放矢。矢镞。 誓:矢志不渝(发誓立志,永不改变)。 正直:矢言(正直的言论)。 陈列:“公矢鱼于棠”。 施布:“矢其文德”。 古代投壶(一种娱乐活动)用的筹。 古同“
网络扩展解释
“蒿矢”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所记载,以下为详细解析:
1.基本含义
- 字面解释:指一种用禾秆(蒿草茎)制成的箭矢。箭杆材质轻且简易,多用于礼仪或象征性场合。
- 网络释义:部分词典将其定义为“制作粗糙、不准确的箭”,并引申为“不可靠的人或事物”,但这一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2.历史出处
- 《后汉书》记载:东汉学者刘昆在春秋祭祀活动中,曾用“桑弧蒿矢”射礼(以桑木为弓、蒿草为箭),体现其简朴的仪式特征。
- 宋代诗文引用:王安石在《送董伯懿归吉州》中写道“挥翰疾蒿矢”,比喻书写或创作速度极快。
3.引申义与争议
- 成语化用法:有资料称“蒿矢”可形容“品德低劣或言行不实”,但权威古籍中未明确此意,可能为后世引申。
- 实际用途:因材质轻便,这类箭矢可能多用于训练或礼仪,而非实战。
4.结构解析
- 构词法:“蒿”为禾秆,“矢”为箭,属偏正结构,凸显材料特征。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原文或宋代诗词集(如、7的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蒿矢》这个词的意思
《蒿矢》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古代用蒿草制作的箭矢。
拆分部首和笔画
《蒿矢》的部首为艸(草字头,简化为艹),共有12个笔画。
来源
《蒿矢》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中的一句话:“射于马之蒿,中矢而走。”其意为箭矢射中了马上的蒿草,马因此受伤而逃走。由此可见,蒿矢一词主要用来形容箭矢的材料,即由蒿草制成的箭矢。
繁体
《蒿矢》的繁体字为「蒿矢」。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蒿矢」的写法可能存在一些变体,但总体来说,它的字形与现代写法相似。
例句
1. 古人常常用蒿草制作蒿矢来射箭。
2. 这把蒿矢射得非常准确,直接命中目标。
组词
1. 柔蒿:指柔软的蒿草。
2. 矢鸣:指箭矢离弦时的声音。
近义词
箭矢、藜矢
反义词
弓箭、弓矢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