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尚美善,憎恨丑恶。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贡》:“好善嫉恶,赏罚严明,治之材也。”《旧唐书·李晟传》:“尤恶下为朋党相构,好善嫉恶,出于天性。”《说岳全传》第七三回:“好善恶恶,人人如此。”
“好善嫉恶”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ào shàn jí è(部分注音差异见、),其核心含义是崇尚美善,憎恨丑恶。以下为详细解释:
这一成语体现了儒家文化中“扬善惩恶”的伦理观,至今仍用于赞颂正直品格或批判社会不公,如《说岳全传》中“好善恶恶,人人如此”。
如需查看更多用例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好善嫉恶"是一个成语,意为喜爱善良,厌恶邪恶。它表达了对正义和善良的追求,以及对邪恶和恶行的憎恶和厌恶。
"好善嫉恶"由三个汉字组成:
好 - 部首女(女性),共6画
善 - 部首口(嘴巴),共12画
嫉 - 部首女(女性),共13画
恶 - 部首心(心脏),共10画
"好善嫉恶"源于《论语·子路》这本古代文化经典,是孔子的弟子子路的一句教导。这句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用来形容赞美善良、良好品德,同时对邪恶行为表示谴责。
在繁体字中,“好善嫉恶”分别为:
好 - 好(女)
善 - 善(ㄕㄢ)
嫉 - 妒(女)
恶 - 惡(心)
在古代,汉字的形态有所不同,组成"好善嫉恶"的汉字古时的写法如下:
好 - 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女”字,一个是“子”字在上面。
善 - 由“口”字和“羊”字在上面组成。
嫉 - 是由“女”字和“不”字在下面组成。
恶 - 是由“心”字和“亏”字组合而成。
1. 他是个好人,一直秉持着好善嫉恶的原则。
2. 在面对欺凌和不公时,我们应该保持好善嫉恶的态度。
3. 这个成语教导我们要成为好善嫉恶的人。
"好善嫉恶"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好人、好品德、善良、恶行、嫉妒、善恶、善恶有别。
与"好善嫉恶"意思相近的成语有:以善善恶恶、善恶不分、善恶错综、同仇敌忾等。
与"好善嫉恶"意思相反的成语有:有恶乎其中、见利忘义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