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桐子。状如乳形,故名。《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庄子》:“‘空门来风,桐乳致巢。’ 司马彪 注:‘桐子似乳,着叶而生,鸟喜巢之。’” 清 周亮工 《霜月乞酒歌》:“天家秘醥不外传,桐乳深红蒲萄緑。”
(2).喻指安乐窝。 元 陈旅 《谢徵君松巢》诗:“拟借丹梯到高处,枳勾桐乳非吾求。” 清 方文 《归舍举子》诗:“世变争桐乳,吾衰耻曼胡。”
“桐乳”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有两层主要含义,以下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点解释:
指桐树的果实,因其形状类似乳头而得名。这一解释在《太平御览》引《庄子》时被提及,司马彪注:“桐子似乳,着叶而生,鸟喜巢之”。清代周亮工的诗句“天家秘醥不外传,桐乳深红蒲萄緑”也印证了这一意象。
比喻安逸舒适的居所或环境。例如元代陈旅在《谢徵君松巢》诗中写道“枳勾桐乳非吾求”,清代方文《归舍举子》中也有“世变争桐乳”的用法,均以“桐乳”暗喻世俗争逐的安逸生活。
唐代陈翥的《西山桐十咏·桐乳》中“厥实状如乳”直接描述了桐实外形,而“受命亦知土”则隐含对生命扎根的哲思,进一步拓展了词汇的文化意蕴。
“桐乳”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丰富的含义。笔画拆分可以分为“木”部和“乳”部,其中“木”部作为偏旁部首,表示与木相关的事物;“乳”部则是该字的声旁,用于提示读音。
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桐树上的乳白色树液。桐树是一种常见的乔木,具有较高的韧性和美观的姿态。当桐树被割伐或砍伐后,指向性流动的乳液会从树干上滴下来。这种乳液呈现乳白色,因此被称为“桐乳”。
桐乳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其出现频率较高。这个词的字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但繁体字形与现代简体字相同,没有明显的差别。
在古代,桐乳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不同。其中,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字体、书写方式或者使用古代的简化符号。然而,在古代写法中,“桐”和“乳”的本体大致保持一致,没有根本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例句,展示了“桐乳”这个词的用法:
1. 他看到桐树上流淌下来的桐乳。
2. 桐乳是一种珍贵的天然物质,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备。
3. 我们用刻画桐乳的方式来表达它的美丽和纯净。
一些与“桐乳”相关的组词包括:桐树、桐花、桐油等。
其中,与“桐乳”意义相近的词语有:树液、树乳等。
与“桐乳”意义相反的词语有:乳胶、乳白色等。
<文章结束>【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