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浩淼的意思、浩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浩淼的解释

[(of water)extending into the distance] 水面广阔

浩淼的洞庭湖

详细解释

(1).水面广阔悠远貌。 唐 孟郊 《送任齐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诗:“扣奇惊浩淼,採异访穹崇。” 清 卓尔堪 《板子矶》诗:“春江何浩淼,磯上忽斜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锦秋亭辨》:“自 夏庄桥 渡 时水 而东,竝河北行,内河外湖,浩淼无际。” 茅盾 《色盲》三:“我盼望那浩淼无边的黑涛中涌出个绿色的小岛,让我去休息一下。”

(2).广大壮阔;宏大。 清 魏源 《庸易通义》:“但以浩淼之词,穷高极幽,使学者仰、钻、瞻、忽无从入,岂圣贤教人之道乎?” 郭沫若 《蜩螗集·董老行》:“ 太华 不动气巍峨,沧海能容神浩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浩淼”是汉语中形容水域广阔无边的形容词,读音为hào miǎo。该词由“浩”与“淼”两个语素复合构成:“浩”本义指水势盛大,如《尚书·尧典》中“浩浩滔天”;“淼”为会意字,三“水”叠加,表示水波连绵、辽远无际的状态,如《楚辞·哀郢》中“淼南渡之焉如”。两字组合后,词义叠加,强化了水势浩瀚、空间延展的意象。

在具体语境中,“浩淼”常用于描写湖泊、海洋等自然景观,例如唐代孟浩然《自浔阳泛舟经明海》诗句“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中,以“浩淼”渲染江面开阔的意境(《全唐诗》卷一百六十)。现代文学中也多用于烘托壮阔场景,如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描述“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通过“浩淼”营造空间纵深感。

该词的近义词包括“浩瀚”“苍茫”,反义词为“狭窄”“逼仄”。作为书面语词汇,“浩淼”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2016)中被标注为形容词,释义为“形容水面辽阔”。汉典网(www.zdic.net)对其字源演变有详细考据,可追溯至小篆字形中的“淼”字结构。

网络扩展解释

“浩淼”是一个形容词,读音为hào miǎo,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水面广阔辽远
    常用于形容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壮阔景象,如“浩淼的洞庭湖”。
    字义拆分:“浩”指水势盛大(如“浩瀚”),“淼”形容水势无边(三“水”叠加,强调广阔)。

  2. 引申为宏大、壮阔
    可比喻事物规模或气势的宏大,如郭沫若诗句“沧海能容神浩淼”,清代魏源也以“浩淼之词”形容文辞的深远。


二、文学与历史用例


三、其他相关

“浩淼”既具自然景观的写实性,又承载文化中的宏大意象,适用于文学描写与哲理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备荒痴倒啜喇大冬大鲵丹鱼盗国都护风笛夫须负佣耿絜栝蒌酤酒国家机器骨蒸涸沍黑心狼昏渝监牒讲武城缰系交络继路浄财镌谯客嘲兰那老牛破车裂眦柳影履贵鸟男女疲懒劈头盖脑龟兹人皇日炙风吹上宅生犷食路石头记摔跤运动双日熟妙斯巴达克起义四司六局素飧条长蹄踏头像唾余外奸蛙鸣卧榻误诒先儿现世小除小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