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两重人格的意思、两重人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两重人格的解释

指一个人兼有的两种互相对立的身份、品质或态度。含贬义。 巴金 《家》六:“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有两重人格的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两重人格”是一个心理学和日常用语中均有使用的概念,从汉语词典和心理学角度可以这样详细解释其含义:

一、核心定义(语言学角度)

“两重人格”指同一个人身上同时或交替存在两种显著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性格特征、行为模式或身份状态。它描述了个体在心理或行为层面表现出明显的“双重性”或“分裂性”。这种“双重性”通常超出了正常人在不同情境下角色转换的范围,显得更为极端和难以调和。

二、心理学层面的深入解释

在心理学领域,“两重人格”常作为非专业术语,用来通俗地描述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其含义更接近专业概念“解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但严格来说并非完全等同:

  1. 身份/状态的分离: 个体可能在不同的时间或情境下,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身份认同、记忆、感知和行为方式。这些不同的“人格状态”(或称“身份”)可能拥有各自的姓名、年龄、性别、声音、习惯甚至生理反应(如对药物的反应)。它们可能彼此不知晓对方的存在(失忆屏障),也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知晓或互动。
  2. 成因与背景: 心理学研究普遍认为,这种极端的人格分裂现象通常与童年时期经历的严重、反复的创伤(尤其是身体虐待或性虐待) 有关。解离(包括形成多重身份)是儿童在无法逃避的极端痛苦中发展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用以隔绝无法承受的记忆和情感。
  3. 与正常状态的区别: 需要区分“两重人格”与普通人在不同社交场合(如工作场合与家庭场合)展现的不同行为侧面(角色扮演)。后者是意识层面的、可控的适应性行为,个体有统一的自我感。而病理性的“两重人格”或DID则涉及身份的非自主性、解离性转换,伴随记忆断层和显著的痛苦或功能损害。

三、主要特征

四、权威来源参考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商务印书馆: 作为权威的汉语工具书,其对“两重人格”的释义侧重于其基本语言学含义,即“指一个人兼有的两种互相对立的身份、性格或态度”(需查证具体条目)。这为理解该词在日常语言中的使用提供了基础。 [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2. 《心理学大辞典》 - 上海教育出版社: 该辞典对“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或“解离性身份障碍”有专业定义和解释,详细描述了其症状、诊断标准、成因(通常与童年创伤相关)及治疗方向。这是理解“两重人格”在专业心理学语境下内涵的核心参考。 [来源: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
  3.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 作为国际精神疾病诊断的权威标准,DSM-5将“解离性身份障碍”(DID)列为正式诊断类别,并提供了详细的诊断标准,包括存在两个或更多明显不同的人格状态、反复的记忆断层等。这是临床诊断和研究的最高标准依据。 [来源: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4. 国际创伤与解离研究学会: 该专业学会致力于研究解离障碍(包括DID),提供基于实证研究的疾病信息、治疗指南和资源。其网站或出版物是了解当前研究进展和循证治疗的重要渠道。 [来源: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rauma and Dissociation ]

“两重人格”在汉语中意指一个人表现出两种显著对立的内在特征或身份状态。在心理学专业领域,它更精确地指向“解离性身份障碍”(DID),这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核心特征是个体存在两个或更多独立的人格状态,伴随记忆断层,通常源于童年严重创伤。理解这一概念需区分日常用语与专业诊断,并参考权威的语言学工具书和心理学专著、诊断手册及专业学会的研究成果。

网络扩展解释

“两重人格”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医学专业定义与日常语境:

一、医学定义(精神心理领域)

  1. 核心特征
    指个体存在两种独立且截然不同的人格状态,每种人格有独特的记忆、行为方式和情感模式。两种人格通常交替出现,主导时另一人格无法被感知。

  2. 病理机制
    属于解离性身份障碍(旧称多重人格障碍),与创伤经历相关,是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可能因人格切换导致社会功能受损,需心理治疗干预。

二、日常语境与成语含义

  1. 行为表现
    指人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矛盾的性格或态度(如友善与冷漠交替),带有贬义。例如巴金《家》中描述的“两重人格”角色。

  2. 与医学概念的区别
    日常用法更强调性格的矛盾性,而非严格的精神疾病诊断,需注意避免混淆。

三、注意事项

该词在医学上属于严重心理障碍,而日常语境中多用于描述矛盾性格,需根据场景区分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安乂班彩悖乱备位充数边难长腰米成命程头赤子垂燿鉏畲蹿腾觕率大动作稻舍钿车点佥顶针续麻風透覆水不收花柳人家讲阁假牙解厄解颜金泥玉检浸想乩坛开门七件事克制浪职两关黎豆凌波军陆兵镁砖靡有孑遗暮老内试女店主派饭强鸷潜移默化青蟾兔睿岳僧残摄疗生矾树顶私重梭子蟹探明脱躧土壤细流外化挽溜违法乱纪香车详闲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