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ued order] 既定的天命。已形成并实施的决议;已下达的号令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诗·周颂·昊天有成命》
师无成命,多奋何为?——《左传·宣公十二年》
成命难违
(1).既定的天命。《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
(2).既定的策略。《左传·宣公十二年》:“ 郑 人劝战,弗敢从; 楚 人求成,弗能好也。师无成命,多备何为?”
(3).已作出的决定,已发布的命令。《魏书·范绍传》:“以父忧废业,母又诫之曰:‘汝父卒日,令汝远就 崔生 ,希有成立。今已过期,宜遵成命。’ 绍 还赴学。”《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 福 自刺史无功建节,尚復何求!且成命已行,难以復改。” 巴金 《死去的太阳》二十:“工人们正式向厂方提出条件,要经理道歉,要撤换账房,要收回开除工人的成命,还要增加工钱。”
(4).命名。《国语·鲁语上》:“ 黄帝 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 顓頊 能修之。” 韦昭 注:“命,名也。”
成命是汉语复合词,由“成”(既定、完成)与“命”(命令、决定)组合而成,核心含义指已形成且不可更改的命令或决定。其释义可从以下两个维度展开:
指由权威方正式下达、具有约束力的命令,强调其不可撤销性。
例证:
“收回成命”指撤销已发布的命令,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正式文书,如《左传·宣公十二年》载楚王“遂疾进师,子重不可,王曰:‘天之命也,成命矣!’”,此处“成命”即指不可违抗的天命或君令。
延伸指经商议或约定后确定的方案、计划,含“尘埃落定”之意。
例证:
如商务场景中“合同已成命,双方需遵守条款”,或日常表述“此事既已成命,不必再议”。
参考资料:
释义综合自《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对“成命”的条目解释,及《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版中关于“成”与“命”的构词分析。
“成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古代典籍
历史用例
常见搭配
现代语境
“成命”强调“既定性”,既可指天命、历史规律,也可指具体的政令或决定。其核心用法围绕“发布”与“撤销”展开,常见于历史文献和正式文本。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绷吊不怪才貌俱全称与炽焰丛拥瘩背倒屣断绠短略焚椒福德绵膏鐧高艳功夫宫监鬼物姑妄言之豪儁歡设骄戚积获静好精疲力尽警语尽在不言中开君童抗音空敞困穷离不开留题挛蹇螺冈喃喃喏喏黏胶纤维拈轻掇重盼念劈初头轻拢慢捻气体吸收曲笔日升月恒戎行士饱马腾四离四绝素木索麪填死天诛地灭惟利是命文檄缊绪汙染先辈相乘贤尊闲坐小可如歊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