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脱屣”。《史记·孝武本纪》:“嗟乎!吾诚得如 黄帝 ,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 汉 王充 《论衡·非韩》:“志洁行显,不徇爵禄,去卿相之位若脱躧。” 晋 左思 《吴都赋》:“轻脱躧於千乘。”
“脱躧”一词的正确写法应为“脱骱”,是中医伤科术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骱”指人体关节,“脱骱”即现代医学中的关节脱位(俗称脱臼),指构成关节的骨端因外力或病理因素脱离原有解剖位置。
2. 常见原因
3. 主要类型
4. 典型症状 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关节畸形、活动功能受限,严重者伴有血管或神经损伤。
注意:“躧”原意为“鞋”或“踩踏”,与关节无关,因此“脱躧”实为“脱骱”的误写。中医治疗此类损伤时,会结合手法复位、药物外敷及内服调理气血等方法。
词义:
部首和笔画:
笔画数:
来源:
繁体:
古时候汉字写法:
例句:
相关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