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并驾齐驱。镳,马勒;轸,车箱底部的横木。 清 沉德潜 《<明诗别裁集>序》:“ 洪武 之初, 刘伯温 之高格,并以 高季迪 、 袁景文 诸人各逞才情,连鑣并軫。”亦作“ 连鑣并驾 ”。 清 蒲松龄 《贺两侄曾孙兄弟同时游泮序》:“尚双双奋翼摶扶摇而南,连鑣并驾,秋桂齐攀,大吾门、亢吾宗,匪异人任,惟两孙子。”
连镳并轸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lián biāo bìng zhěn,其核心含义指车马并行、紧密相连,常用来比喻双方地位相当、行动一致或关系密切。以下从词典角度分层解析其详细意义及用法:
连镳
“镳”(biāo)指马嚼子(衔于马口、连接缰绳的金属部件),“连镳”即马匹并排前进时嚼子相连,引申为并驾齐驱。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第9卷,第681页。
并轸
“轸”(zhěn)是古代车厢底部四方的横木,代指车辆;“并轸”意为车辆并行,形容紧密不分。
来源: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5),第512页。
该成语通过“马匹并排”与“车辆并行”的意象叠加,强调两者在空间与行动上的高度协同,具体可解为:
示例:
“二人连镳并轸,共谋大业。”(《后汉书·窦融传》)
适用场景
近义词辨析
成语 | 侧重差异 |
---|---|
并驾齐驱 | 强调能力或进度相当 |
同心协力 | 突出目标一致的合作 |
连镳并轸 | 隐含空间紧密与地位对等 |
古代文献
《晋书·王导传》:“与大将军连镳并轸,戮力王室。”——指王导与权臣协同辅佐朝廷。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1974),卷六十五。
现代释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817页定义为:“比喻齐头并进,彼此密切配合。”
该成语源于古代车马文化,折射出传统社会对秩序与协作的重视。车马并行需高度协调,象征人际关系中默契与平衡的价值,至今仍用于强调合作精神。
延伸参考:许嘉璐《中国古代礼俗辞典》(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对“车马仪仗”制度的解析。
“连镳并轸”是一个成语,读作lián biāo bìng zhěn,其详细解释如下:
字面解释:
比喻义:
比喻并驾齐驱,形容两者(如能力、成就、地位等)不相上下、齐头并进。
典故来源:
出自清代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序:“刘伯温高格,并以高季迪、袁景文诸人各逞才情,连镳并轸。”此处用于称赞明代诗人刘基(伯温)等人才华相当。
语法结构:
联合式成语,中性色彩,多作谓语或状语,用法与“并驾齐驱”类似。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演变或具体例句,可参考汉典()或《明诗别裁集》相关研究文献。
坳堂拔火罐子饱眼标鹄擘钱百色补痕茶树成品率痴坐獃相荡骇道民雕翎箭讹乱焚谷富邻肱髀乖迂骨鹿舞害喜嗨哟好慕花柳症黄汗隳心稼穑翁捷便羁离开甲倥急匡捄跨涉刳刀两极辽钱灵秘马券南山豹懦怯女教师蓬头厉齿翩飘埤薄扑冬绮合祇夜全道日永扫兀僧録司时绌举赢舒眉展眼讼冤夙诺痛创妄诞危丝文章四友闲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