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道民的意思、道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道民的解释

信奉道教或加入道教组织者。 金 元好问 《游天坛杂诗》之十:“道民终不忘 天台 ,姓字依然在 蜜崖 。” 施国祁 注:“近岁 卢氏 蜜崖 人跡不及处,有题字云:‘道民 天台 司马承禎 过。’” 明 王世贞 《闲居》诗:“倚酒称欢伯,看经号道民。” 清 姚鼐 《闻禹卿以书名上达几更出山而竟止因寄》诗:“家作道民输斗米,身惟服食乞戎盐。”

引导人民。《汉书·地理志下》:“道民之道,可不慎哉!” 颜师古 注:“上道读曰导。” 三国 魏 曹植 《神农赞》:“造为耒耜,道民播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道民”为汉语复合词,需从构词法与语义流变角度解析。据《汉语大词典》释义,“道”作动词时意为“引导”,《汉典》释“民”为“百姓”。故“道民”即“引导民众”之意,可追溯至《管子·君臣》中“道民之门”的治理理念。

在宗教语境下,《道教大辞典》指出该词特指“道教信众群体”,如《云笈七签》载“道民奉戒修行”,体现宗教组织与信众的归属关系。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宗教学术研究领域,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道教史》将早期教团称为“五斗米道民”。

需特别说明,“道民”未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属专业领域术语。其语义稳定性体现在《中华道藏》等典籍中,主要保留“宗教信众”的核心义项,而“引导民众”的原始义项已逐渐被“导民”“化民”等词替代。

网络扩展解释

“道民”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1.指信奉道教或加入道教组织的人

这一含义在历史文献和诗词中较为常见。例如:

2.引申为“引导人民”

提到“道民”的另一层含义为“引导人民”,但这一用法在古籍中较为罕见,可能与特定语境或训诂学解释相关()。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出处,可参考、2中的诗词原文及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八哀诗拔步板棚背时鬼渤解朝陵痴妒虫书鸟篆钏子出押村赛稻庐粪车副榜夫马府庠干栋冠绶骨出估计合营后交环保黄雚鹘蹏唬骇家鷄罽宾桔梗精悍短小巨编居利思义口碑款纳礼案礼陈离纚赁保临吊龙章凤姿陆贾、郦生每度枚述梅真面幕缪斯七等齐眉蜻蛚子麴部人陈失称识丁石民蜀中孙曹鲐皮檀公肉枭禽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