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僧録司的意思、僧録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僧録司的解释

执掌寺院僧尼事务的官署。 唐 开成 中始设于京邑。《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当日就差押番去 临安府 僧録司,讨一道度牒,将乙侍者剃度为僧。”《明史·职官志三》:“十五年始置僧録司、道録司……设官不给俸,隶礼部。”《清会典·礼部十一·祠祭清吏司》“凡僧官道官皆註於籍”原注:“京师僧官曰僧録同,正印一人,副印一人。”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僧录》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僧録司是古代中国管理佛教僧尼事务的官方机构,其核心信息如下:

  1. 基本定义
    僧録司主要负责寺院、僧尼的登记、度牒发放及宗教事务管理。该机构名称中的“僧”指僧人,“録”为记录管理,“司”表示官职,整体体现其职能属性。

  2. 历史沿革

    • 唐代起源:始设于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年),最初在京城设立,标志着政府对佛教管理的制度化。
    • 明清延续: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式确立僧録司与道録司并列,隶属礼部,官员无俸禄;清代延续此制,设正印、副印等职。
  3. 职能与隶属
    掌管僧籍档案、剃度审批、寺院监督等,并协调宗教与世俗政权关系。其运作受礼部直接管辖,体现古代“政教合一”的特点。

文献例证
《京本通俗小说》提及通过僧録司获取度牒的情节,印证其实际职能;《明史·职官志》则明确记载了明代该机构的设置细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僧録司》的意思

《僧録司》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管理寺院僧人的机构或官署。

拆分部首和笔画

《僧録司》这个词由“⺩”、“金”、“⺮”和“⺗”四个汉字部首组成,总共有27画。

来源和繁体

《僧録司》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时候,管理寺庙僧人的机构需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因此,形成了这个词。

在繁体字中,《僧録司》的写法是「僧録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僧録司》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因为汉字的演变和发展,目前的写法可能已经与古代略有差异。

例句

1. 寺庙中的僧録司负责管理寺院的一切事务。

2. 这个僧録司的工作十分繁重,需要将寺庙内的一切井然有序。

组词

1. 僧侣:指出家修习佛法的男性。

2. 锄强扶弱:指扶持被欺压的弱者、削弱强者的权力。

近义词

寺监、僧监、寺院管理机构

反义词

俗院、凡庙、非教产

别人正在浏览...

暴殄天物杯酒言欢卑栖陛廉不得已而为之曹丕赤丸赤瑛盘得其三昧掉揽端壹对蔚追琢二想封记凤胫凤啸黼筵功率工祝诡巧骇心动目佷悖侯伏侯活蹦蹦间不容瞬击考经纱寄孥快鋭狂锋寮宰镂句卤楯率溥马侩拟谕女花强直自遂铅素跂蠢器类麒麟画青堂萋萋善赏手串水发熟精四分思事隼旆酥雨天文望远镜外奔翁媪喔无点崄隘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