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牢馔的意思、牢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牢馔的解释

酒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郭元振》:“廊下及堂上,灯烛荧煌,牢饌罗列,若嫁女之家。”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于是四人对坐,牢饌毕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 马 慰解之,呼僮具牢饌,更筹再唱,不放 万石 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牢馔(láo zhuàn)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词源与典籍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祭祀或宴飨时所用的牲肉。其中:

二字合称,特指以牲畜制成的祭品或宴席肉食,常见于礼仪性场合。


二、词源与典籍例证

  1. 祭祀礼仪中的“牢”

    古代祭祀按规格分“太牢”(牛、羊、豕三牲全备)与“少牢”(仅羊、豕)。如《礼记·王制》载:“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此处“牢”即指祭祀用牲。

  2. “牢馔”的文献用例

    • 唐代韩愈《祭穆员外文》有“晨出及暮,二牢盈俎”之句,“牢”指祭祀的牲肉,“俎”为盛肉礼器,整体描述祭品丰盛。
    • 《宋史·礼志》载宗庙祭祀时“设牢馔于堂东”,明确将“牢馔”作为礼仪陈设的一部分。

三、用法与引申

“牢馔”多见于描述宗庙祭祀、宫廷宴飨等庄重场合,强调礼仪性与规格。随着语言演变,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但作为古汉语词汇,其释义在《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中均有收录。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牢馔”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áo zhuàn,其基本含义指酒食,常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丰盛的饮食或宴席场景。以下是详细解析:


词义解析

  1. 基本定义
    根据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牢馔”直接释义为酒食,强调饮食的丰盛性。例如唐代牛僧孺《玄怪录·郭元振》中“牢饌罗列,若嫁女之家”,即描绘宴席上酒食摆放的场景。

  2. 延伸理解
    部分资料(如)提到“牢馔”隐含食物“牢固而香美”之意,认为“牢”指稳固扎实,“馔”指美味食物。这种解读可能源于字面拆解,但主流解释仍以“酒食”为核心。


文献用例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学或历史语境,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若需表达类似含义,可用“宴席”“佳肴”等替代,但需注意语体差异。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变生不测飙风别目髀里肉生笔误作牛脖脐镈师不即长庶朝定尘没蚩吻出活楚梼带鈎待阙当不得鼎铛玉石东越豆登分颁凤尾竹拊鼓改容易貌敢毅贵侠国统姑媱横赋哗伍毁膳践统拣信生浇危紧三火四沮诽扣舷琅然令闻令望俚人立勋盲雨梦觉陌头前令乞惆寝伏清跸青尘琼璧穹爵山亭始末缘由宿寓他每涕唾通天犀托重鲜醒协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