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的意思、老婆的详细解释
老婆的解释
(1) [old woman]∶老太婆
(2) [wife]∶丈夫称妻子
老婆孩子
详细解释
(1).年老的妇女。 唐 寒山 《诗》之三六:“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昔日贫於我,今笑我无钱。”《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 小鸦儿 呃了一声説:‘偏你这些老婆们,有这么些胡姑姑、假姨姨的!’”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二:“邻近有个老婆替他请了一个神婆子,在她家下了一回神。”
(2).老年妇女的自称。 宋 陶岳 《五代史补·梁·罗隐东归》:“媪叹曰:‘秀才何自迷甚焉,且天下皆知 罗隐 ,何须一第然后为得哉!不知急取富贵,则老婆之愿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有的言语,对面评度。凡百如何,老婆斟酌。”
(3).妻子的俗称。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夜市》:“更有叫‘时运来时,买庄田,取老婆’卖卦者。”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我做斗子十多罗,觅些仓米养老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这老婆稳取是我的了。”《红楼梦》第七五回:“ 贾政 因説道:‘一家子一个人,最怕老婆。’” 曹禺 《雷雨》第三幕:“她是个穷人的孩子,她的将来是给一个工人当老婆,洗衣服,做饭,捡煤渣。”
(4).称丫头或年老的女仆。《金6*瓶6*梅词话》第七五回:“老婆亲走到厨房内説道:‘姐,爹叫你哩。’”此指 ********* 的丫头 如意儿 。《红楼梦》第三五回:“到了 怡6*红6*院 中,只见抱厦里外迴廊上,许多丫头老婆站着,便知 贾母 等都在这里。”
词语分解
- 老的解释 老 ǎ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老当益壮。老朋友。老练。老化。少年老成。老马识途。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老。老人家。老大爷。 极,很:老早。老羞成怒。 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携幼。老有所为(唅 )。 晚年:老年。老境。 敬老,养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总是,经常:老是生病。 原来的:老地方。 与“嫩”相对:黄瓜长老了。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
- 婆的解释 婆 ó 年老的妇女:老太婆。苦口婆心。 丈夫的母亲:公婆。婆媳。婆家。婆婆。 称长两辈的亲属妇女:姑婆。姨婆。外婆。 方言,泛指已婚的青年妇女,亦称妻子:婆娘。婆姨。 旧时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媒婆。收生婆。 公 笔画数:; 部首:女;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老婆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老婆”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作名词,指男子的配偶,即妻子。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从汉语词典和语言学角度详细解析如下:
-
核心释义(现代常用义):
- 指已婚男子的配偶。这是当代最普遍、最常用的含义,具有口语化、亲切的特点。例如:“他带着老婆孩子去旅游了。”
- 来源:此义项被所有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是标准用法。《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指出“老婆”指“妻子(qī·zi)”。
-
历史源流与词义演变:
- 早期含义(老年妇人): “老婆”一词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最初指年老的妇人。例如唐代寒山诗中有“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之句。
- 词义转移(妻子): 大约在宋代,“老婆”的词义开始发生转移,逐渐用于指称妻子。这一用法在宋元时期的文献中已有体现,并在明清小说(如《水浒传》、《红楼梦》)中大量使用,最终成为现代汉语中的主要含义。词义演变体现了语言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 来源:汉语词汇史研究普遍关注“老婆”从指老年妇女到指妻子的演变过程,这属于词义转移现象。符淮青《汉语词汇学史》等著作对此类词义演变有探讨。
-
构词法与语言特点:
- “老”的虚化: 在“老婆”一词中,“老”并非实指年龄老,而是逐渐虚化为一个词缀(前缀),起到构成双音节词和表达亲昵、随意语气的作用。类似用法的词还有“老师”、“老虎”、“老鼠”等(其中“老”也非实指)。
- 口语化与亲昵色彩: “老婆”主要用于口语和非正式场合,相较于“妻子”、“夫人”等词,带有更明显的亲昵、随意、生活化的色彩。夫妻间互称或向他人提及配偶时常用。
- 方言读音: 在某些方言区(如闽南语),“老婆”有特定的读音(如闽南语读作“lāu-pô”),承载着地方文化特色。
-
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
- 亲密关系的指称: “老婆”作为对配偶的称呼,直接反映了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和家庭角色。
- 社会称谓的变迁: 其词义从指老年妇女到指妻子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家庭观念和语言习惯的变迁。
“老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核心释义是男子的配偶(妻子)。它源于古代对老年妇人的称呼,后经历词义转移,至迟在宋元时期开始指妻子,并在现代汉语口语中成为最常用的指称配偶的词语之一。其构词体现了“老”作为前缀的虚化现象,整体带有亲昵、随意的口语色彩,是汉语词汇丰富性和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例证。
参考来源: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 (权威词典定义) [通常可查证于商务印书馆官网或大型图书馆]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收录历史义项及书证) [通常可查证于相关学术数据库或大型图书馆]
- 汉语词汇史、词义演变研究:如符淮青《汉语词汇学史》等相关语言学著作。 (阐释词义转移现象) [可参考北京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的学术著作]
- 敦煌文献、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如《寒山子诗集》、《水浒传》、《红楼梦》等。 (提供早期及演变期书证) [可通过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出版的整理本或权威数据库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
“老婆”是汉语中对配偶的常见称呼,通常指婚姻关系中的女性一方,即妻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和用法:
一、基本词义
作为口语化称谓,主要表达两种含义:
- 婚姻伴侣:指合法婚姻中的女性配偶,与“丈夫”对应。如:“他每天下班都去接老婆。”
- 亲昵称呼:夫妻间或情侣间表达亲密关系的爱称,常见于非正式场合。如:“老婆,今晚想吃什么?”
二、词源演变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文献,但古今含义不同:
- 古代用法:原指老年妇女(《景德传灯录》记载“老婆禅”指冗长说教)
- 词义转变:宋元时期逐渐演变为对妻子的称呼,明代《醒世恒言》等文学作品中已广泛使用
三、文化内涵
- 传统观念:隐含“家庭主妇”角色,反映旧时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
- 现代延伸:
- 网络用语中衍生出“纸片人老婆”,指对虚拟角色的喜爱
- 部分女性主义者提出需审视该词隐含的性别刻板印象
四、使用注意
- 场合区分:正式文书(如结婚证)使用“妻子”,日常交流多用“老婆”
- 地域差异:台湾地区常用“太太”,北方方言中“媳妇”使用更普遍
- 情感色彩:年轻情侣提前互称可能被视为关系承诺的象征
五、相关词汇对比
词汇 |
语体 |
使用场景 |
情感色彩 |
夫人 |
书面 |
正式场合、尊称他人配偶 |
庄重、尊敬 |
内人 |
古语 |
传统文人表述 |
谦称、含蓄 |
太太 |
中性 |
港澳台地区常用 |
雅致、稍正式 |
媳妇 |
方言 |
北方口语 |
亲昵、稍随意 |
当代年轻人更倾向使用“爱人”“伴侣”等中性化称谓,反映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提升。
别人正在浏览...
包钞参望嵾嵯长耳公吃衣饭出涕搭班儿大沫崓都德反迕浮肿公鸡灌鬯寒杵寒突颢颢横绝胡搅扈行焦糜节时积贯景炎襟情进饍卷舌吞声看席课式离杯灵肉鳞栉陇头吟吕公枕民兵闵然南直泥胎岂遽七里香青空清渭浊泾秋点鹊石扰狎日高日上撒袋上层伸卷婶子时乖运拙水方鼠韭送腊碎瓦颓垣腾褒铁板铜絃通爽望姓顽嚣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