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鲁朴 ”。
亦作“ 鲁朴 ”。粗俗,朴实;质朴。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世人皆以为上之二言(役夫、竪儒)不失清雅,而下之两句(老奴、寧馨儿)殊为鲁朴者何哉?盖 楚 汉 世隔,事已成古; 魏 晋 年近,言犹类今。已古者即谓其文,犹今者乃惊其质。”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玄解 鲁朴,未尝闲人臣礼。”
“鲁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lǔ pǔ,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析如下:
形容人的品质朴实、真诚,不矫揉造作。其中“鲁”指古代山东地区(鲁国),代指当地人淳厚直爽的性格;“朴”本义为未经加工的木材,引申为质朴、自然。
词义延伸
该词不仅形容性格纯朴,还隐含“粗俗但真实”的意味,常用于描述不刻意修饰的天然特质。例如唐代刘知几在《史通·言语》中,将“鲁朴”与“清雅”对比,说明其质朴的特点。
历史用法
唐代文献如《杜阳杂编》记载“玄解鲁朴”,用于刻画人物不拘礼节、自然率真的形象,进一步印证其“质朴”核心义。
该词存在异写形式“鲁朴”(“朴”读piáo),但语义一致,属历史变体。使用时需结合语境区分,避免与姓氏“朴”(piáo)混淆。
鲁朴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鲁的拆分部首为魚,鲁的部首为魚,其拆分笔画为11画。朴的拆分部首为木,朴的拆分笔画为5画。
鲁朴一词的来源源自于古代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鲁的本义为中国古代地名之一,也被用来形容古代中国的一种文化风格和道德品质。朴的本义为朴实、真实。因此,鲁朴一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具有朴实、真挚、简朴的风格、品质或态度。
鲁朴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魯樸」。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经历了多次变化。但是鲁朴一词的字形变化并不明显,基本上与现代汉字书写相似。
1. 他的作品以鲁朴的风格和朴实的表达方式感染了许多读者。
2. 她的举止朴素而鲁朴,给人一种亲切而真实的感觉。
1. 鲁朴风格
2. 鲁朴文化
3. 鲁朴作品
4. 鲁朴态度
1. 简朴
2. 纯朴
3. 朴实
1. 繁华
2. 奢华
3. 夸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