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鱼过河泣的意思、枯鱼过河泣的详细解释
枯鱼过河泣的解释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四·枯鱼过河泣》:“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復及。”后因以喻誓死进击,不顾及失败。 宋 陆游 《闻虏乱有感》诗:“头颅自揣已可知,一死犹思报明主……羞为老驥伏櫪悲,寧作枯鱼过河泣。”
词语分解
- 枯鱼的解释 .干鱼。《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孙叔敖 相 楚 ,栈车牝马,糲饼菜羹,枯鱼之膳……其俭偪下。” 三国 魏 应璩 《百一诗》之一:“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 宋 陆游 《久雨杜门遣怀》诗:“
网络扩展解释
“枯鱼过河泣”是汉乐府诗中的一则寓言典故,其核心含义与警示作用相关,具体解析如下:
基本释义
- 字面意义:干枯的鱼过河时哭泣,后悔已来不及,只能写信告诫同类出入要谨慎。
- 比喻义:通过自身惨痛教训警示他人,提醒行事需小心,避免重蹈覆辙。
出处与背景
- 出自汉乐府《杂曲歌辞》,创作背景可能与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有关,借寓言反映人们对生存危机的忧虑。
- 李白曾以此为题创作同名诗,但主题转向劝诫君王“慎出入”,用白龙化鱼、刘邦柏人典故深化寓意。
文学手法与特色
- 拟人化想象
以“枯鱼”自述遭遇,赋予鱼人类的情感和行动(如哭泣、写信),增强警示效果。
- 结构突兀奇峭
开篇“枯鱼过河泣”直接点明悲剧场景,引发追问,强化悔恨情绪。
- 语言简练深刻
仅四句二十字,既描述惨痛教训,又传递普世道理,体现汉乐府寓言的凝练风格。
延伸含义
- 处世哲学:暗含“防患于未然”的智慧,强调未雨绸缪的重要性。
- 社会隐喻:可解读为对乱世中个体命运的慨叹,或对统治者的讽谏(如李白诗)。
- 成语化用法:后世引申为“因困境无法摆脱而悲伤”,或形容孤注一掷的决心(如陆游诗)。
常见误读
- 与李白诗混淆:需注意原乐府诗侧重“警示他人”,而李白诗侧重“君王慎行”,二者主题不同。
- “枯鱼”身份:枯鱼实为“干鱼”,非因过河而枯,而是被捕晒干后被人携带过河,触景生悲。
如需进一步分析诗歌意象或历史演变,可参考古诗文网及李白诗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枯鱼过河泣》的意思
《枯鱼过河泣》是一种比喻性的成语,常用来形容旧事重提、过去不堪回首而感到悲伤或遗憾。
拆分、部首和笔画
《枯鱼过河泣》这个成语可以拆分为三个词:“枯鱼”、“过河”和“泣”。其中,枯鱼的部首是木,具有10个笔画;过河的部首是辵(辶),具有6个笔画;泣的部首是口,具有8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枯鱼过河泣》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封神演义》一书。据说它是一个故事中伏羲、女娲对话的话语,用来形容伏羲看到自己的鱼枯死在河中而感到悲痛流泪。
在繁体字中,《枯鱼过河泣》的写法是「枯魚過河泣」。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枯鱼是用「魚」的骨字旁写作「魚」,过河是用「辶」的甬字旁写作「過」,泣是用「口」的立体字写作「泣」。
例句
他一提到那段曾经的友谊,不禁《枯鱼过河泣》。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枯萎、过去、河水、泪水。
近义词:回忆、怀旧、感慨。
反义词:留恋、欢喜、快乐。
别人正在浏览...
並臻不孤长兴岛剗絶楚縠吹云戳祸大韵对赐顿驾犯害飞殃走祸焚盥分役概可歌场更尝归赴贵欲柜员掴混海绵衡门深巷赫喧花红柳绿欢恩黄图教辞几梴解寤进律伎术军中无戏言陋举明明赫赫弥事木秀于林内金纳佑平戎钱唐绻绻曲匝声位试文饰扬耍牌子死事遡流徂源夙世冤家他动词特支土鸡瓦狗柁牙味觉危亭诬诉衔木鸟小刀会起义夏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