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糙米稀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 玄 之初奔也,经日不得食。左右进麤粥,咽不下。”
“麤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该词常被用作成语,比喻做事不细致、敷衍潦草。例如形容工作态度粗糙马虎,缺乏精细处理()。
《水经注·江水二》记载:“玄之初奔也,经日不得食。左右进麤粥,咽不下。”此处“麤粥”既指粗陋的粥食,也暗含境遇窘迫之意()。
需注意“麤”为生僻字,现代汉语中多写作“粗”。该词属于书面用语,日常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古文或特定修辞场景。
麤粥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指制作麦粥时煮得过于稠厚的样子。麤粥的字形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麦”和“米”,其中“麦”是整个词语的偏旁部首,表示与麦相关的意思;“米”则是词语的本义。麤粥的总笔画数为10画,拆分方式为首尾相连的形式。
在汉字的来源方面,麤粥是在古代衍生出来的一个词语,最早出现在《汉书·食货志》这本古代文献之中。它描述了煮麦粥时因煮得过久而变得稠厚的样子。麤粥在现代汉字中的繁体形式为「麤粥」。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中,麤粥的字形会有所不同。如在《康熙字典》中,麤粥采用了稍有差异的字形「麤粥」。这证明了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变化。
以下是麤粥在句子中的例句:
1. 我做的麤粥非常稠厚,吃起来更加可口。
2. 喜欢喝稠厚的麤粥的人,通常会添加更多的米。
麤粥的组词中可以用到的词语包括:麦粥、稠厚、煮、可口等等。麤粥的近义词可以是:稠粥、浓粥。而与麤粥相反意思的词语可以是:稀粥、清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