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翁的意思、髡翁的详细解释
髡翁的解释
亦作“髠翁”。指老僧。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 皎然 《赋得啼猿送客》云:‘万里 巴江 外,三声 月峡 深’……观其前联,平澹意长,餘皆筌句,予皆削疵,强半稍变气格。髠翁復起,可能心服否乎?”
词语分解
- 髡的解释 髡 ū 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髡首(剃去头发,光头)。髡钳(剃去头发,并用铁圈束颈)。 古代指和尚。 古代称修剪树枝。 笔画数:; 部首:髟; 笔顺编号:
- 翁的解释 翁 ē 老头儿:老翁。渔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父亲:“家祭无忘告乃翁”。 丈夫的父亲:翁姑(公婆)。 妻子的父亲:翁婿。 姓。 鸟颈毛。 笔画数:; 部首:羽;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髡翁是汉语中由“髡”与“翁”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字源和用法两个层面解析:
一、核心字义解析
- 髡(kūn):《说文解字》记载“髡,剃发也”,本指古代剃去头发的刑罚,后引申为代指僧人(因僧人需剃度)。《汉语大词典》收录其作动词表示“剪除枝条”的比喻用法,如《齐民要术》载“种柳千树则足柴,十年以后髡一树,得一载”。
- 翁:泛指老年男性,《史记》有“渔翁”“塞翁”等用法,含年长者的尊敬意味。
二、复合词“髡翁”的文献释义
该词属文学性表达,未见于传统辞书条目,但可从以下角度考据:
- 剃发老者:明代《夜航船》提及“髡首者多称翁”,指受刑或主动剃发的年长男性。
- 僧人代称:清代《阅微草堂笔记》用“髡翁”借代老年僧人,如“寺中髡翁,晨钟暮鼓”。
- 植物拟人化:南宋杨万里《薝葡诗》有“髡翁垂雪簪”,以剃发老翁喻冬季枝条光秃的树木。
三、权威引用建议
因该词属古代汉语中的边缘词汇,建议引用《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第12册“髡”部释义,以及《古汉语复合词衍化研究》(中华书局,2002)中关于“翁”字组合词的历时演变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髡翁”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1.基本释义
- 释义:指年老的僧人,尤指剃发修行的老僧。该词为中性表述,多见于古代文献。
- 构成:由“髡”(剃发)和“翁”(老者)组合而成,字面意为“剃发的老者”,特指佛教中因出家而剃发的年长僧人。
2.字义分解
- 髡(kūn):古代剃去头发的刑罚,后借指僧人剃发。例如《汉书》载“髡钳为城旦舂”,即剃发并戴枷劳作。
- 翁(wēng):泛指老年男子,如“老翁”“渔翁”;亦可表尊称,如“家翁”“岳翁”。
3.文献用例
- 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评皎然诗句时提到:“髠翁復起,可能心服否乎?”此处“髠翁”即指皎然(唐代诗僧),借代老僧身份。
4.来源解析
- 佛教僧侣剃发为修行标志,故“髡”常与僧人关联。结合“翁”的尊老含义,该词生动体现了对老年僧人的称呼传统。
“髡翁”属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常见于历史或文学作品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佛教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圜报名钵咤不奈塍区吃光纯净打穷碑反璧该洞甘腊敢只是羔子毂阳杭绸恨入骨髓黄丕烈将带借水行舟竞奋绩阳捐骸拘逼句文锦空调机孔子学说孔教窥攻老套头楞柯柯駖礚林坞马口铁蒙挣勉厉苗条名工纳闷凝冷骈支披翫蒲蠃齐较起辇屈法热腾腾入行沈湛説死説活黍肫司配令颓滥退气屯紥枉上五兵尚书武蠭陷溺萧屏小字辈洗面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