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坤乾的意思、坤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坤乾的解释

(1).古书名。《礼记·礼运》:“我欲观 殷 道,是故之 宋 ,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 郑玄 注:“得 殷 阴阳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归藏》。”

(2).即乾坤。 宋 曾巩 《谢章伯益惠砚》诗:“圣人智出造化先,始独俯仰吾坤乾。” 明 宋濂 《景祐庙碑》:“民拜愿公毋我捐,俾禾如茨黍蛇蟠。疾害不作福祐緜,公名不朽同坤乾。” 清 恽敬 《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 阳明 之弊,颠倒狂圣,反覆坤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坤乾"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意义需从《周易》哲学体系与汉字构形角度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对单字的释义,"坤"代表大地、阴柔、顺承等属性,在八卦中对应西南方位(《周易·说卦》);"乾"象征天空、阳刚、创始等特质,对应西北方位(《周易·彖传》)。

二字组合使用时,"坤乾"存在两种释义方向:

  1. 异序词现象:古汉语中常出现"乾坤"的倒置形式,如《礼记·礼运》载"吾得坤乾焉",此处指代阴阳变化规律。这类用法多见于先秦典籍,体现阴阳二元论哲学中两者互为依存的关系。
  2. 方位指代:按《周易》后天八卦方位,"坤"居西南、"乾"处西北,组合可指代从西南至西北的空间方位,这种用法在风水堪舆领域仍有遗存(参考《四库全书·术数类》)。

从文字学角度分析,甲骨文"坤"字作""形,象土地纵横之貌;"乾"字金文作""形,取日光上射之象,二字组合构成天地空间与阴阳运动的象征体系(《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

需特别说明的是,现代汉语规范用法以"乾坤"为正序,该词被《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为"天地、阴阳、宇宙"的代称。而"坤乾"作为历史词,主要见于特定文献引用或哲学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坤乾”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一、古书名

  1. 来源与关联
    “坤乾”是古代典籍名称,最早见于《礼记·礼运》,其中提到孔子为研究殷商文化,曾参考《坤乾》一书。据郑玄注解,此书属于殷商时期的阴阳学说文献,与《归藏》相关。

  2. 内容性质
    该书可能涉及阴阳哲学,反映了古代对天地、自然规律的探索,是研究先秦思想的重要资料。

二、等同于“乾坤”

  1. 哲学象征
    在《周易》体系中,“坤”代表地、阴、柔顺,“乾”象征天、阳、刚健,二者对立统一,构成宇宙的基本法则。例如宋代曾巩的诗句“俯仰吾坤乾”即以“坤乾”代指天地运行规律。

  2. 命名寓意
    作为人名或文化符号时,“坤乾”常寄托对包容与进取并存的期许,如“坤”喻指厚德载物,“乾”象征自强不息。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安身乐业安隐暗战帮闲本位主义炳炳琅琅秉执猜惧蝉唱颤悠悠超影骋续棽离大埠堵口泛驾冯相氏符官拂手改析橄榄香公共课海头合量怀愿怀甎花林粉阵胡吃海喝家雁解巾均浃连文莲掌零蛋淋离历位乱略门公某士昵眷朋酒僻愚破眼迫拶牵附切身凄风冷雨擒捽求觅上封赏赙顺递谡谡速写图邰弃同堂同心合胆剸裁瓮头清西池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