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同心合胆的意思、同心合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同心合胆的解释

见“ 同心共胆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同心合胆

指思想一致、信念相合,形容彼此团结一心、行动默契的状态。该成语强调群体间的高度信任与协作精神,核心含义为“齐心合力,共担责任”。


一、释义解析

  1. 语义分解

    • “同心”:心意相通,目标一致(《汉语大词典》释义为“齐心”)。
    • “合胆”:胆识相合,引申为共同承担风险(“胆”喻指勇气与责任)。

      整体意为“心意与行动高度统一”,常用于描述团队或盟友间的紧密协作关系。

  2. 用法特征

    • 语境:多用于正式或文学性表述,如团队协作、军事同盟、患难与共等场景。
    • 感情色彩:含褒义,强调积极、忠诚的联合(《现代汉语成语词典》)。
    • 近义词:同心协力、肝胆相照;反义词:同床异梦、离心离德。

二、典故与典籍依据

  1. 历史溯源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明代典籍,如《三国演义》第五回:“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同心合胆,共诛董贼。” 此处描述诸侯结盟讨伐董卓时“心意一致,共担大任”的决心。

  2. 古籍记载

    • 《后汉书·马援传》有类似表述:“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虽未直接使用“同心合胆”,但“开心见诚”的精神内核与之相通。
    • 清代小说《镜花缘》第六十回:“况今又结拜了众姊妹,将来同心合胆,共立大功。” 体现女性同盟的团结精神。

三、现代应用与延伸

在当代语境中,“同心合胆”多用于以下场景: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现代汉语成语词典》(中华书局)
  3. 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
  4. 李汝珍《镜花缘》(上海古籍出版社)
  5.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6.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语文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同心合胆”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tóng xīn hé dǎn,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 基本含义
    指心意相同,胆量相合,形容人与人之间团结一致、共同为同一目标努力的精神状态。

  2. 出处与典故
    最早出自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若丞相肯放回去,就当招安本部人马,同心合胆,方可归顺。” 此处强调团结归顺的重要性。

  3. 用法与结构

    • 词性:中性成语,多用于书面语。
    • 语法功能:作谓语、定语,如“夫妻应同心合胆,共度难关”。
    • 结构:联合式,由“同心”(心意一致)和“合胆”(胆量相合)两部分组成。
  4. 扩展解释
    成语强调心志与行动的统一,不仅要求思想一致,还需有共同承担风险的勇气。例如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一卷中的例句:“娘子须将好言劝丈夫,同心合胆,共做人家。” 体现家庭中共同承担责任的寓意。

  5. 近义与关联词
    与“同心协力”“同舟共济”等成语含义相近,但更侧重“胆量相合”的果敢精神。

总结来看,这一成语既可用于描述团队合作、家庭关系,也可延伸至国家或集体的团结精神,核心在于心志与勇气的双重契合。

别人正在浏览...

陂量邶诗悲咤便安辩巧裨助不譓昌歜羊枣晨餐冲塞楚鸠麤形大父犊鼻騧防御使饭飧番阵棼迷赋调赙诔副页钢管稾鞂刮骨盐骨岩岩函矢含笑入地宏扬将竽贱伎坚正交辟急不可耐介言金刚舞距战老驴勒紧裤带棱角连黏离瘼龙窟论疏冒滥努目被甲执兵卡子骑青竹绮襦纨绔絿絿染署壖垣散寒神姿説话客殄毙祧庙同内王昭君鲜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