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浃的意思、均浃的详细解释
均浃的解释
均匀周遍。《后汉书·和帝纪》:“ 荆州 比岁不节,今兹淫6*水为害,餘虽颇登,而多不均浹,深惟四民农食之本,惨然怀矜。”
词语分解
- 均的解释 均 ū 平,匀,引申为调和:均衡。势均力敌。平均。 皆,都,老少均安。 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 古同“韵”,和谐的声音。 〔均钟〕古代乐器。 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 笔画数:; 部首:土; 笔顺编号:
- 浃的解释 浃 (浹) ā 湿透:汗流浃背。 周匝:浃日(古代以干支为“浃日”)。浃辰(称自子至亥一周十二日为“浃辰”)。 深入,融洽:浃洽。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均浃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均浃”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ūn jiā,结构由“均”(左右结构)和“浃”(左右结构)组成。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 均匀周遍:指事物分布或作用范围均匀、全面覆盖。例如《后汉书·和帝纪》中提到荆州因水患导致粮食收成“多不均浃”,意为未能普遍均衡地分配到所有地区。
2.出处与用法
- 古代文献:最早见于《后汉书》,描述自然或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如“均浃”常与“不均”对比,强调公平性和全面性。
- 现代引申:可比喻团队协作顺畅、秩序井然,或形容情绪稳定、心境平和(此为部分现代语境下的引申用法)。
3.字义解析
- “均”:本义为平均、调和,如“均人”“均徧”等词均体现公平性。
- “浃”:原指湿透(如“汗流浃背”),但在“均浃”中与“均”结合,引申为“周遍”之意。
4.应用场景
- 客观描述:多用于形容资源分配、自然现象(如水流平稳)或社会状态的均匀性。
- 文学表达:常见于古文或书面语,现代使用较少,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均浃》的意思
《均浃》是一个汉字词,意思是“平均分配”或“均匀”。它表示将某物或某些事情平均地分开或分配出去。
拆分部首和笔画
《均浃》的部首是“土”,正确的拆解应该是“土+禾+水”,总共有12个笔画。
来源
《均浃》是由“均”和“浃”组合而成的。其中,“均”表示平均、相等;“浃”表示浸泡、渗透。由此可见,这个词的来源意义是将事物分配得均匀,让每个部分都充分浸泡和分配。
繁体
在繁体字中,均浃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均浃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其中,“均”字在古代写作“钧”,意思一样,表示平均、公正;“浃”也有可能在古代写作“浈”,但仍意思一样,表示浸泡、渗透。
例句
1. 请将这些糖果均浃给每个孩子。
2. 学校将食物均浃给每位学生。
组词
衡均、均匀、均等、均分等。
近义词
平分、公平、均衡。
反义词
不均、不平、不均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