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太傅 李延寔 者, 庄帝 舅也。 永安 年中除 青州 刺史。临去奉辞,帝谓 寔 曰:‘怀甎之俗,世号难治。舅宜好用心,副朝廷所委。’…… 齐 土之民,风俗浅薄,虚论高谈,专在荣利。太守初欲入境,皆怀甎叩首,以美其意;及其代下还家,以甎击之。言其向背速於反掌。”甎,一本作“ 塼 ”。后因以“怀甎”为风俗浇薄之民迎候地方官之典。 宋 王安石 《公闢枉道见过获闻新诗因叙叹仰》诗:“怀甎 大峴 如迎日,供帐 閶门 忆去时。”
“怀甎”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词源与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文中记载,青州刺史李延寔初到任时,百姓“怀甎叩首”以表欢迎;但当他离任时,百姓却“以甎击之”,用以讽刺民心易变,如同翻掌般迅速。
本义与引申义
文学引用
宋代王安石在《公闢枉道见过获闻新诗因叙叹仰》中曾用“怀甎大峴如迎日”一句,借典故表达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字形异体
文献中“甎”亦作“塼”,二者为异体字关系,均指砖块。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现代使用较少,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批判或讽喻含义。
怀甎(huái yǎn)是一个古老而并不常见的汉字词汇,由两个部首组成:心(xīn)和甘(gān)。心部表示与心理、情感相关的含义,而甘部代表温暖、甜美等感觉。怀甎的总笔画数为16画。
怀甎的来源并不确切,但可以从其字义中推测出一些相关的意思。怀可以指怀念、思念,表达一种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并伴随着某种情感的温暖。甎可以指瓦砾、瓦片,象征着建筑的基础和结构。因此,怀甎可能古代用于形容某种建筑物或场所令人怀念和感到甜美的特质。
在繁体字中,怀甎的写法为懷甎,除了字形的略微差异外,其含义并无太大差异。繁体字在台湾及香港地区仍广泛使用。
古代汉字的写法多种多样,怀甎在古时候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但整体结构相似。在古代写法中,怀的旁边一般还会加上心部的偏旁,以强调与情感相关的含义。甎的写法则较为简化,字形更加朴素。
以下是几个怀甎的例句:
1. 怀甎家乡的美景,我整夜难以入眠。
2. 儿童时期的怀甎,让我终身难忘。
3. 这座古老的庙宇散发出浓厚的怀甎氛围。
怀甎的组词相对较少,但可以与一些形容词和名词进行搭配,例如:
1. 怀甎情感(带有怀念和甜蜜情感的感觉)
2. 怀甎回忆(怀念的回忆)
3. 怀甎场所(令人感到怀念和甜美的地方)
近义词和反义词:
怀甎的近义词包括:怀旧、怀念、温馨等词汇,它们都有着与怀甎相似的情感内涵。反义词则相对难以界定,在没有具体语境的情况下,可以与无情、寒冷等词语进行对比。
怀甎这个古老而优雅的词汇,凝聚着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和怀念之情,同时又带有一定的温暖与甜蜜。它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不常见,但在文学作品或古文中,仍然有着一定的出现频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