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壸浆箪食”是一个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原意
指百姓用竹篮(箪)盛饭食,用壶(壸)装酒浆茶水,以欢迎或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该词出自《孟子·梁惠王下》中的“箪食壸浆,以迎王师”,生动描绘了古代百姓对仁义之师的热情支持。
引申义
后多用于形容民众自发犒劳军队或表达对正义力量的拥护,强调民心所向的场景。
若有进一步疑问,可参考《孟子》原文或权威词典进行对照。
《壸浆箪食》是一个成语,意为简单的生活,也可以指代简朴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壸浆箪食》的拆分部首是士(shì)、水(shuǐ)、⺮(zhú)和⺗(lì),它包含了21个笔画。
《壸浆箪食》源自《诗经·小雅·壸》篇,这篇诗描写了古代人们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追求精神和道德的境界。
《壸浆箪食》的繁体字为「壺漿箪食」。
在古时候,「壸浆箪食」可以写作「壺漿箪食」,也可以写作「壺槳箪食」。
1. 过着壸浆箪食的日子,他们的生活简单而快乐。
2. 学会珍惜壸浆箪食的岁月,不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
与《壸浆箪食》相关的组词有:壶酒浇菜、漫饮徜徉、箪食壶浆。
与《壸浆箪食》意思相近的成语有简陋茶膳、米饭豆羹。
与《壸浆箪食》意思相反的成语有大摆宴席、奢华生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