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衔持的意思、衔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衔持的解释

相持;对持。《三国志·魏志·董昭传》:“可使两贼相对衔持,坐待其弊。”《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以马为喻也。两马欲相踶啮,既加之衔勒,两不能动矣,而欲鬭之气未衰,相对衔持,则两虽跳梁,力必自敝。”《三国志·蜀志·蒋琬传》:“若维征行,衔持 河 右,臣当帅军为 维 镇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衔持”是汉语中较为少见的复合动词,其含义可从构词和语境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分解 “衔”本指马嚼子,引申为“含、叼”或“连接”之意,如《说文解字》对“衔”的释义为“马勒口中者”。“持”表示用手握住或保持某种状态,《广雅》释“持”为“执也”。二字组合后,形成“既含纳又维持”的动态意象。

二、词义范畴

  1. 物理层面:指用口部咬合物体并保持稳定,如古籍中“蛇衔持其尾”描述动物咬尾动作(《淮南子》注引文)。
  2. 抽象层面:喻指事物间的依存关系,如明代《文心雕龙》注疏有“文脉衔持,气韵相生”之说,强调文学结构的连贯性。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学术文献,如考古学描述文物拼接状态时会使用“残片衔持处可见粘合痕迹”等专业表述。

网络扩展解释

“衔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解释:

1.基本含义:坚决支持或拥护

由“衔”(用嘴含住)和“持”(握持)组合而成,比喻对某种事物或主张抱有坚定的信仰与支持态度。例如:

“衔持理想,不轻易动摇。”

2.历史文献中的特殊用法:相持、对抗

在《三国志》等古籍中,“衔持”表示两方僵持、互相对立的状态,带有动态抗衡的意味。如:

“两贼相对衔持,坐待其弊。”(《三国志·魏志·董昭传》)
此处以马匹相斗为喻,形容双方受制于外力(如衔勒)而无法彻底压倒对方,最终因僵持而渐显疲态。

使用注意

别人正在浏览...

靉靅剥害不卖查梨乘间成立吃闲饭贷钱大块大欲钝钩楯橹儿无常父非但分宵负书嘎调弓正寡蛋观采洪化花虫黄铜麾幢火速坚白键钥骄肠绞讦寄存进德修业巨万龛灯考最溃遁拉郎配冷手连甍接栋连栅邻竝利润率罗纨没辙评头论脚齐房秋荚曲意逢迎人舞三十年老娘倒绷孩儿杀略杉板刹手锏十二筒叹悼讨究瓦盎望察未婚无哗消沈鞋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