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蔟的意思、大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蔟的解释

太蔟。十二律之一。《周礼·春官·大司乐》:“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蔟为徵,姑洗为羽。”《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律中大蔟。”参见“ 太蔟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蔟(tài cù)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词汇,主要应用于古代音律领域。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该词原指古代十二律中的第三律。《礼记·月令》中记载:“孟春之月,律中大蔟”,说明其在农历正月时令中作为标准音高的作用。

从音律学角度分析,大蔟属于阳律六调之一,对应的现代音高相当于西方乐理的D调音阶。其名称源于古人用长短不一的竹管定音,其中“大”指管身较长,“蔟”通“簇”,意为竹管排列成组的形制特征。

在应用层面,《周礼·春官》记载大蔟主要用于祭祀雅乐演奏,与编钟、磬等礼器配合使用。唐代学者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特别指出,该律具有“阳气始达,物皆簇生”的时令象征意义。

现代音乐史研究显示,大蔟律管的标准长度在汉代定为八寸,管径三分,这种精确的度量数据见于《汉书·律历志》,印证了古代中国在声学领域的科学成就。

网络扩展解释

“大蔟”是中国古代乐律学中的术语,属于十二律的组成部分。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2.名称与含义

3.音高与历法

4.应用与文化意义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暗约偷期卑恭不虔财政赤字持纲雏鬟俶献从意撺嗾单绡端点鹗驻发端芳春沨融蜂扇蚁聚好奇鸿仪黄龙战舰毁讪建邪蛟精击箙蹐蹐挤眉溜眼靳道金玉满堂酒醉饭饱考释倰僜灵鼓毛兵贸财篾匠弭伏耐水念头捏告蓬荜增辉砰砰清一擒贼擒王区长三唱丧假扫除机似如谡尔台阁生风讨议韬照岧亭醍醐亭历危栈文锋文妖忤慢小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