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旧指全家人逃亡出走,满一定年限不归,视其户绝。《宋史·职官志三》:“令佐任满赏罚,缴奏诸州雨雪,检按灾伤逃絶人户。”《宋史·食货志上一》:“於是向之上户析为贫下之户,实田隐为逃絶之田者,粲然可考。”
(2).指逃跑绝迹。 明 王思任 《还罕山》诗:“空庭闃无僧,旧犬亦逃絶。”
“逃绝”一词包含两种不同语境下的含义,需根据使用场景区分理解:
一、成语用法(日常表达)
二、历史术语(户籍/文献记载)
注:现代汉语中成语用法较常见,历史术语多出现于古籍研究领域。若需考证具体文献用例,建议参考《宋史·职官志》《宋史·食货志》及明代诗文集等原始资料。
《逃绝》是一个动词,意为逃离、逃避。
《逃绝》的部首是辶(辵),其中辶是一个汉字的偏旁部首,表示与行走有关的意义。
《逃绝》共有10个笔画。
《逃绝》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在古代,人们使用这个词来形容逃避或避免某种困境或不愉快的事情。
《逃绝》的繁体写法为「逃絕」。
在古时候,汉字《逃绝》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它们仍然是由「逃」和「绝」这两个字组合而成。
1. 他因为害怕被捉到而毫不犹豫地逃绝了。
2. 这个国家的暴力冲突导致大批平民不得不逃绝生路。
逃跑、逃避、绝望、绝食、绝对
逃离、逃脱、逃走、避开
追赶、追求、面对、承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