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亨的意思、困亨的详细解释
困亨的解释
谓困窘至极则转向通达。《易·困》“《困》,亨” 唐 孔颖达 疏:“君子处困而不失其自通之道,故曰困亨也。” 宋 范仲淹 《易义》:“极然后反,其困必亨,故曰困亨。”
词语分解
- 困的解释 困 (④⑤睏) ù 陷在艰难痛苦或无法摆脱的环境中:困厄(处境困苦危险)。困处(?)。困居。困扰。困境。困窘。困知勉行。困兽犹斗。 穷苦、艰难:困苦。困难。 包围:困守。围困。 疲乏:困乏。困倦。困顿
- 亨的解释 亨 ē 通达,顺利:亨通。亨运(旧时指命运亨通太平盛世)。亨衢(四通八达的大道)。大亨(广有势力的官商或流氓)。 姓。 亨 ē 古同“烹”,煮。 笔画数:; 部首:亠;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困亨是源自《周易》的复合词,由“困”与“亨”两个单字构成,需结合其哲学语境理解:
一、单字释义
- 困(kùn)
《说文解字》释为“故庐也”,本义指废弃的房屋,引申为艰难、窘迫、受制的状态。《广雅》注:“困,穷也”,强调处境艰险或才智困顿,如《论语》“困而学之”即指逆境中求学。
- 亨(hēng)
《尔雅》释为“通也”,表通达、顺利。《周易》中“元亨利贞”的“亨”象征事物发展的畅达阶段,如《乾卦》“亨者,嘉之会也”。
二、哲学内涵(《周易·困卦》)
“困亨”出自《周易》第四十七卦《困》的卦辞:“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 辩证关系:卦象为泽无水(兑上坎下),象征陷入困境。但卦辞直言“亨”,揭示困境中蕴含转机的哲理,即物极必反、穷则思变。
- 行为准则:强调守正(“贞”)与德行(“大人吉”),主张在逆境中保持刚毅中正,终得亨通。如王弼注:“困必通也,处困而不能自通者,小人也”。
三、文化引申
后世将“困亨”提炼为逆境哲学的核心概念:
- 个人修养:如《论语》“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倡导困境中坚守节操。
- 处世智慧:苏轼《留侯论》“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即暗合“困亨”之思,主张以静制动化解危机。
参考文献
- 《周易·困卦》卦辞及象传(传世文献)
-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校订本)
- 王弼《周易注》(《十三经注疏》本)
- 朱熹《周易本义》(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网络扩展解释
“困亨”是一个源自《易经》的哲学概念,其含义与人生境遇的转化密切相关。以下从多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意为困窘到极点后转向通达,强调物极必反的辩证关系。该词由“困”(困境)和“亨”(通达)组成,体现逆境与顺境的转化规律。
二、核心出处
- 《周易·困卦》:卦辞“困,亨”点明核心思想,唐孔颖达疏注:“君子处困而不失其自通之道”,主张在困境中保持积极心态。
- 范仲淹《易义》:“极然后反,其困必亨”进一步阐释矛盾转化的必然性。
三、哲学内涵
- 辩证思维:体现中国哲学“否极泰来”的辩证观,如《易经》中阴阳转化的思想。
- 实践智慧:强调人在困境中需主动寻求突破,而非被动等待,暗含“穷则变,变则通”的行动哲学。
四、应用场景
- 文学批评:王国维曾用此概念分析中国戏曲小说的“大团圆”模式,指故事往往从困境开始(困),最终走向圆满结局(亨)。
- 成语用法:部分文献将其作为成语,引申为在困境中获得帮助或转机的际遇。
拓展思考
该词与西方哲学中的“危机辩证法”(如黑格尔辩证法)存在跨文化共鸣,但更强调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别人正在浏览...
抱慤禅草常式晨风逞芳春田单欵抵巇仿宋诽誉在俗風壇风信年华風雨晦暝分派跟房工笃勾覈冠豸桂阙骇悸寒假缓土哗嚣灰身粉骨坚牡噍聱徼道酒肠集腋成裘科臣狂笔来回来去翎扇论谑闵勉末偻弄晴蓬蓬仆竪情宠轻死重气青鸭亲慝阙政入幕宾奢费眚沴实心眼儿疏莽送东阳马生序竦立索桥头朝下王码汉卡微劣梧丘之魂崄岨小鹢习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