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率鲁莽。 明 袁宗道 《巡抚福建右副都御史传野司公墓志铭》:“媿余当时酬答疏莽,不能秋毫有所助发。”
“疏莽”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shū mǎng,其核心含义是粗率鲁莽,形容人行事不够细致、缺乏谨慎的态度。
基本释义
指行为或性格上的粗心、鲁莽,常带有批评意味。例如:“疏莽之人易因疏忽酿成大错。”。
单字拆解
使用场景
多用于书面或正式语境,批评他人或自省时使用。例如明代袁宗道在墓志铭中写道:“媿余当时酬答疏莽,不能秋毫有所助发。”。
近义与关联词
近义词包括“粗疏”“鲁莽”,反义词则为“缜密”“细致”。如“人具中才而心思缜密,即中才有用”(对比疏莽的负面评价)。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具体出处,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疏莽》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贬义含义,指的是人的思想、行为愚蠢、鲁莽,不思考后果就行动或言语。
《疏莽》这个词由部首疋、艸组成。
疋部意为疆域,艸部意为草。
它的总笔画数为13画。
《疏莽》的拼音为shū mǎng,是由搜集《说文解字》等古代文献而来的。
这个词没有繁体字形式,只存在简体字。
在古时候,《疏莽》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比如,有人将疋部写作疒部。
1. 他疏莽地做决定,导致事情出了很多问题。
2. 这个计划太疏莽了,根本没有考虑后果。
3. 每次他都过于疏莽地回应批评,没有从中吸取教训。
疏莽的一些相关组词有:
- 疏忽大意
- 鲁莽行事
- 蛮横无理
- 愚蠢无知
疏莽的一些近义词有:
- 轻率
- 莽撞
- 鲁莽
- 冒失
疏莽的一些反义词有:
- 谨慎
- 深思熟虑
- 慎重
- 明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