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馈赠。 明 李东阳 《明故资善大夫文僖黎公先生行状》:“先生律己待物,不通馈问。” 清 刘大櫆 《芋园张君传》:“仲姊适 顾氏 协钟 ,而 顾氏 家贫,惟君能馈问不絶。”
餽問:馈赠慰问。餽,通“ 馈 ”。 晋 周处 《风土记》:“ 蜀 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明史·张四维传》:“ 四维 家素封,岁时餽问 居正 不絶。” 清 戴名世 《先君序略》:“县大夫輒尝餽问,以风示县人。”
“馈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细微差异,但核心意义主要围绕“馈赠”与“慰问”展开。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传统释义
指通过赠送礼物表达对他人的关心或问候,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明史·张四维传》中提到“岁时馈问居正不绝”,描述张四维常年向他人送礼以示慰问。
其中“馈”通“馈”,意为赠送;“问”则包含探望、慰问之意,组合后强调以物质表达情感。
现代延伸
部分现代资料(如)将其解释为“向他人请教”,但这一用法缺乏古籍支撑,可能与“馈”的字形或发音混淆有关,需谨慎使用。
需注意与“请教”类词汇(如“求教”“咨询”)的区别。根据高权威来源及古籍用例,“馈问”的核心仍是物质层面的表达,而非知识交流。
若在当代使用该词,建议优先采用“馈赠慰问”的传统释义,避免与“请教”混淆。如需表达知识交流,可选用“求教”“咨询”等更精准的词汇。
以上解析综合了古籍文献、权威词典及现代语料库的考证,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
《馈问》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其中,“馈”表示给予、供养,动词;“问”表示询问、追问,动词。因此,“馈问”可以理解为给予和询问的意思。
《馈问》的部首是食字旁和门字旁。其中,“馈”的部首是食字旁,表示与食物相关的意思;“问”的部首是门字旁,表示与门相关的意思。
《馈问》的总笔画数是17。其中,“馈”有10画, “问”有7画。
《馈问》的字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它由两个独立的汉字组合而成。繁体字中,字形相对于简体字有所区别:“馈”在繁体中写作“饋”,“问”在繁体中写作“問”。
在古代汉字中,“馈”写作“餽”,字形保留了与现代汉字相似的食字旁,表示与食物相关的意思;“问”写作“問”,字形更加传统,类似于门的形状,表示与门相关的意思。
1. 他亲切地馈问了老人的身体状况。
2. 请你馈问一下他的近况,看看他还好吗?
组词:馈赠、馈赫、赞赏、问询、问候、追问。
近义词:问询、追问、探问。
反义词:接受、回答。
隌闇半阴贝多叶书边捍贬逐逋惰城铺尘甑池酒林胾春申江赐紫樱桃达公鞋黨俠钓几调玉烛独白草独謡钢刀孤鳏耗问河章宏渊花街柳巷环境教育懽慰灰粉监场减弱净价进谳亢衡抗厉口歹宽雅烂桃了彻类乎留髠率示美授孟说缪悠木局蜺雾排科捧心西子诮侮青李取侮僧坊勝計畬族拭除説家酸醎彤辇完璧归赵嗡鼻音相返小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