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馈问的意思、馈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馈问的解释

馈赠。 明 李东阳 《明故资善大夫文僖黎公先生行状》:“先生律己待物,不通馈问。” 清 刘大櫆 《芋园张君传》:“仲姊适 顾氏 协钟 ,而 顾氏 家贫,惟君能馈问不絶。”

餽問:馈赠慰问。餽,通“ 馈 ”。 晋 周处 《风土记》:“ 蜀 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明史·张四维传》:“ 四维 家素封,岁时餽问 居正 不絶。” 清 戴名世 《先君序略》:“县大夫輒尝餽问,以风示县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馈问"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赠送礼物以示问候或关切。它属于书面语色彩较浓的词汇,常用于表达礼节性的探望或慰问行为。

  1. 基本释义与结构分析:

    • 馈 (kuì): 本义指赠送食物,后泛指赠送、馈赠。《说文解字》释为“饷也”,即赠送食物给人。
    • 问 (wèn): 本义指询问,引申为问候、慰问、探问。
    • 馈问: 两字结合,意为“通过赠送物品(通常是食物或其他礼品)来表达问候、关切或慰问之情”。其行为本身包含了物质上的赠与和精神上的关怀两层含义。
  2. 古今用法侧重:

    • 古代侧重物质表达: 在古代社会,“馈问”更强调物质层面的赠与行为,常指携带礼物去探望、问候他人,尤其是在对方有疾病、丧事或其他需要关怀的情况时。礼物本身(如食物、布帛等)是表达心意的重要载体。
    • 现代侧重礼节象征: 在现代汉语中,“馈问”的使用频率有所降低,但仍用于书面或较正式的场合。其含义更侧重于表达一种礼节性的问候或关怀行为,礼物可能更多地作为一种象征或媒介,而非古代那样具有强烈的物质供给意味。例如,逢年过节馈问长辈、探望病人时的馈问等。
  3. 现代语境中的理解与使用:

    • 行为性质: 指一种带着礼物进行的、表达关心或问候的社交行为。
    • 对象: 通常用于探望长辈、上级、病人、遭遇变故者等需要表达敬意或关怀的对象。
    • 目的: 表达敬意、维系关系、传递关心、表示慰问。
    • 同义词/近义词: 馈赠、馈遗、问候、慰问、探望(常带有礼物)、送礼(但“送礼”目的更广泛,不一定包含“问”的关怀义)。
    • 使用场景举例:
      • “春节期间,晚辈纷纷回家馈问长辈。”
      • “得知老友生病住院,他特意带着水果前去馈问。”
      • “公司领导代表全体员工馈问退休老职工。”

权威来源参考:

“馈问”是一个融合了物质赠与(馈)和精神关怀(问)的书面语词汇,指带着礼物去问候、探望或慰问他人的行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尚往来和人情关怀的礼仪特点。

网络扩展解释

“馈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细微差异,但核心意义主要围绕“馈赠”与“慰问”展开。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传统释义
    指通过赠送礼物表达对他人的关心或问候,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明史·张四维传》中提到“岁时馈问居正不绝”,描述张四维常年向他人送礼以示慰问。
    其中“馈”通“馈”,意为赠送;“问”则包含探望、慰问之意,组合后强调以物质表达情感。

  2. 现代延伸
    部分现代资料(如)将其解释为“向他人请教”,但这一用法缺乏古籍支撑,可能与“馈”的字形或发音混淆有关,需谨慎使用。

二、使用场景

三、词义辨析

需注意与“请教”类词汇(如“求教”“咨询”)的区别。根据高权威来源及古籍用例,“馈问”的核心仍是物质层面的表达,而非知识交流。

四、注意事项

若在当代使用该词,建议优先采用“馈赠慰问”的传统释义,避免与“请教”混淆。如需表达知识交流,可选用“求教”“咨询”等更精准的词汇。

以上解析综合了古籍文献、权威词典及现代语料库的考证,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背包袱杯水车薪边报并当惨緑年华成宪伧靡出口加工区唇敝舌腐促恰代人底末丁口钱东洛笃终发号出令攻略贯输鸿朴荒扰秽滥魂旛火绷绷假话剪口羁程颈部樛缠鲙炙凉罐撂台六趣缕切茫荡敏捷呐吃闹社乞儿相畦棱轻悄悄蛩毡秋方确苦羣公圣明乐松扉苏拉贪麤天老地荒跳搭退鱼忘怀完局刓脱物灵五体投诚仙传乡城相反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