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饋問的意思、饋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饋問的解釋

饋贈。 明 李東陽 《明故資善大夫文僖黎公先生行狀》:“先生律己待物,不通饋問。” 清 劉大櫆 《芋園張君傳》:“仲姊適 顧氏 協鐘 ,而 顧氏 家貧,惟君能饋問不絶。”

餽問:饋贈慰問。餽,通“ 饋 ”。 晉 周處 《風土記》:“ 蜀 之風俗,晚歲相與餽問,謂之餽歲。”《明史·張四維傳》:“ 四維 家素封,歲時餽問 居正 不絶。” 清 戴名世 《先君序略》:“縣大夫輒嘗餽問,以風示縣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饋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細微差異,但核心意義主要圍繞“饋贈”與“慰問”展開。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傳統釋義
    指通過贈送禮物表達對他人的關心或問候,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明史·張四維傳》中提到“歲時饋問居正不絕”,描述張四維常年向他人送禮以示慰問。
    其中“饋”通“饋”,意為贈送;“問”則包含探望、慰問之意,組合後強調以物質表達情感。

  2. 現代延伸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向他人請教”,但這一用法缺乏古籍支撐,可能與“饋”的字形或發音混淆有關,需謹慎使用。

二、使用場景

三、詞義辨析

需注意與“請教”類詞彙(如“求教”“咨詢”)的區别。根據高權威來源及古籍用例,“饋問”的核心仍是物質層面的表達,而非知識交流。

四、注意事項

若在當代使用該詞,建議優先采用“饋贈慰問”的傳統釋義,避免與“請教”混淆。如需表達知識交流,可選用“求教”“咨詢”等更精準的詞彙。

以上解析綜合了古籍文獻、權威詞典及現代語料庫的考證,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饋問》的意思

《饋問》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其中,“饋”表示給予、供養,動詞;“問”表示詢問、追問,動詞。因此,“饋問”可以理解為給予和詢問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饋問》的部首是食字旁和門字旁。其中,“饋”的部首是食字旁,表示與食物相關的意思;“問”的部首是門字旁,表示與門相關的意思。

《饋問》的總筆畫數是17。其中,“饋”有10畫, “問”有7畫。

來源和繁體

《饋問》的字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它由兩個獨立的漢字組合而成。繁體字中,字形相對于簡體字有所區别:“饋”在繁體中寫作“饋”,“問”在繁體中寫作“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饋”寫作“餽”,字形保留了與現代漢字相似的食字旁,表示與食物相關的意思;“問”寫作“問”,字形更加傳統,類似于門的形狀,表示與門相關的意思。

例句

1. 他親切地饋問了老人的身體狀況。

2. 請你饋問一下他的近況,看看他還好嗎?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饋贈、饋赫、贊賞、問詢、問候、追問。

近義詞:問詢、追問、探問。

反義詞:接受、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