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揆路的意思、揆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揆路的解释

宰相之位;内阁。《旧唐书·哀帝纪》:“左僕射 裴枢 ,右僕射 崔远 ,虽罢机衡,尚居揆路。”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今参知政事恩数比门下、中书侍郎,在尚书左右丞之上,其议出於 李汉老 。 汉老 时为右丞,盖暗省转厅,可径登揆路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辛丑二宗伯》:“又十八年, 陆 始正春卿之席,则今上龙飞, 江陵 欲收 陆 以为重,且示意即入揆路。”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揆路”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主要与古代官职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揆路”指宰相之位或内阁,常用于古代文献中表示高层政务职位。该词由“揆”(意为揣度、管理)和“路”(指道路、职位)组合而成,引申为执掌国家大权的核心官员的职位。

文献例证

  1. 《旧唐书·哀帝纪》提到:“左僕射裴枢、右僕射崔远,虽罢机衡,尚居揆路。”此处“揆路”指宰相的职位。
  2. 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中,用“揆路”暗指参知政事等高官晋升内阁的路径。

其他解释

部分资料(如)提到“揆路”有“推测未来趋势”的引申义,但这一用法较少见,且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为现代衍生义或误读。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旧唐书》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揆路

揆路(kuí lù)这个词是一个动词,意思是通过观察和推测来估计或判断路线的方向。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手部偏旁“扌”,右边是路的偏旁“辶”。这个字一共有12画。

“揆路”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字,曾在《说文解字》等古代字书中出现。在繁体字中,揆的写法为「揆」。另外,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揆的字形为「揆」。

以下是一些关于“揆路”的例句:

1. 快速地揆路,他很快就找到了出口。

2. 他从地图上揆路,然后给我们指引前进方向。

除了“揆路”,还有一些相关的词汇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1. 揣度(chuǎi duó):估计、猜测。

2. 推断(tuī duàn):根据观察和判断来做出推测或结论。

3. 导航(dǎo háng):通过地图或导航设备给出方向指引。

与“揆路”相对的词汇有:

1. 笨拙(bèn zhuō):不灵巧、不熟练。

2. 迷路(mí lù):走失方向、无法找到正确的路线。

综上所述,“揆路”是一个动词,表示通过观察和推测来估计或判断路线的方向。它由两个部首组成,一共有12画。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繁体字为「揆」。除了揆路,还有揣度、推断、导航等相关词汇。而与“揆路”相对的词汇有笨拙和迷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