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揆路的意思、揆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揆路的解释

宰相之位;内阁。《旧唐书·哀帝纪》:“左僕射 裴枢 ,右僕射 崔远 ,虽罢机衡,尚居揆路。”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今参知政事恩数比门下、中书侍郎,在尚书左右丞之上,其议出於 李汉老 。 汉老 时为右丞,盖暗省转厅,可径登揆路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辛丑二宗伯》:“又十八年, 陆 始正春卿之席,则今上龙飞, 江陵 欲收 陆 以为重,且示意即入揆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揆路,汉语复合词,由“揆”与“路”二字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和《辞源》(第三版)的释义,“揆”本义为度量,《说文解字》释为“度也”,引申为管理、执掌政务,如《尚书·舜典》载“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即指总理政事。“路”在古汉语中可指官职或权位,《古代汉语词典》例证如《史记·李斯列传》中“要路者”即指身居要职之人。

二字合称“揆路”,特指宰辅之位或中枢要职。宋代文献《宋史·职官志》记载“居揆路者,总百官之治”,指宰相统领朝政的职能。明代张居正《陈六事疏》亦用“揆路”强调中枢决策的重要性。该词现代多用于历史研究领域,如中华书局《古代职官词典》将其列为“唐宋时期对宰相职位的雅称”。

网络扩展解释

“揆路”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主要与古代官职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揆路”指宰相之位或内阁,常用于古代文献中表示高层政务职位。该词由“揆”(意为揣度、管理)和“路”(指道路、职位)组合而成,引申为执掌国家大权的核心官员的职位。

文献例证

  1. 《旧唐书·哀帝纪》提到:“左僕射裴枢、右僕射崔远,虽罢机衡,尚居揆路。”此处“揆路”指宰相的职位。
  2. 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中,用“揆路”暗指参知政事等高官晋升内阁的路径。

其他解释

部分资料(如)提到“揆路”有“推测未来趋势”的引申义,但这一用法较少见,且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为现代衍生义或误读。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旧唐书》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面儒冠鲍孤雁奔波敝室惨不忍闻参罚察罕彻备城阿陈昧疮疹春寒慈笃颠倒是非钓竿手底止丰露浮冒负胜扶政筀竹横蛮无理画士魂消魄夺夹当,夹当儿骄讦骄狎积墨及物橛痿刻刻孔疚僚庶流辈厉鸷楼舡军蒙娜丽莎闹热朋酒齐烹启召散禁摄意诗局时术仕途私帮斯文扫地螳螂题花投间抵隙头迷凸版印刷脱胎漆器委滞无象香荃校服小家派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