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积滞,不解。 汉 徐干 《中论·贵言》:“故君子之与人言也,使辞足以达其智虑之所至,事足以合其性情之所安,弗过其任而强牵制也。苟过其任而强牵制则将昏瞀委滞而遂疑君子以为欺我也。”
(2).搁置;稽留。《三国志·吴志·薛综传》:“其书遂委滞,迄今未撰奏。”《北史·李訢传》:“﹝ 訢 ﹞用 范檦 陈策计,令千里之外,户别转运,诣仓输之。使所在委滞,停延岁月。”
“委滞”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指事物堆积、停滞不前,或问题未能解决。
出处:汉代徐干《中论·贵言》中提到:“苟过其任而强牵制,则将昏瞀委滞而遂疑君子以为欺我也。”。这里强调过度干预会导致事物积滞,引发疑惑。
指事情被拖延、停滞或滞留。
例子:
“委滞”既可表示具体事物的堆积未解,也可指抽象事务的拖延滞留。其用法在古籍中常见,需结合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权威字典或《中论》《三国志》等原典。
《委滞》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事物停滞不前,无法运行或进行下去的状态。
《委滞》这个词的部首是女(nǚ),总共有16个笔画。
《委滞》是由“女”和“立”两个字组成的。由于“立”字在繁体字中的写法稍有不同,变成了“站”字,即稱為“嬃”字。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写成“委滞”的是“姅滯”,使用了更多的部首和笔画。
1. 随着疫情的肆虐,整个经济陷入了一种委滞的状态。
2. 这个项目的推进遇到了太多的委滞,导致进展缓慢。
3. 资金链断裂使得该公司的业务陷入了委滞。
与《委滞》相关的词语有:
1. 停滞:指事物因各种原因而停止运行或发展。
2. 停顿:暂时停止或中断。
3. 停滞不前:指某事物没有进展,停留在一个阶段。
相反的词语是《顺畅》,意思是事物运行、发展或进行顺利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