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揆路的意思、揆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揆路的解釋

宰相之位;内閣。《舊唐書·哀帝紀》:“左僕射 裴樞 ,右僕射 崔遠 ,雖罷機衡,尚居揆路。”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六:“今參知政事恩數比門下、中書侍郎,在尚書左右丞之上,其議出於 李漢老 。 漢老 時為右丞,蓋暗省轉廳,可徑登揆路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辛丑二宗伯》:“又十八年, 陸 始正春卿之席,則今上龍飛, 江陵 欲收 陸 以為重,且示意即入揆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揆路”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主要與古代官職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揆路”指宰相之位或内閣,常用于古代文獻中表示高層政務職位。該詞由“揆”(意為揣度、管理)和“路”(指道路、職位)組合而成,引申為執掌國家大權的核心官員的職位。

文獻例證

  1. 《舊唐書·哀帝紀》提到:“左僕射裴樞、右僕射崔遠,雖罷機衡,尚居揆路。”此處“揆路”指宰相的職位。
  2. 宋代陸遊《老學庵筆記》卷六中,用“揆路”暗指參知政事等高官晉升内閣的路徑。

其他解釋

部分資料(如)提到“揆路”有“推測未來趨勢”的引申義,但這一用法較少見,且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現代衍生義或誤讀。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舊唐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揆路

揆路(kuí lù)這個詞是一個動詞,意思是通過觀察和推測來估計或判斷路線的方向。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手部偏旁“扌”,右邊是路的偏旁“辶”。這個字一共有12畫。

“揆路”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曾在《說文解字》等古代字書中出現。在繁體字中,揆的寫法為「揆」。另外,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揆的字形為「揆」。

以下是一些關于“揆路”的例句:

1. 快速地揆路,他很快就找到了出口。

2. 他從地圖上揆路,然後給我們指引前進方向。

除了“揆路”,還有一些相關的詞彙可以進行進一步的了解:

1. 揣度(chuǎi duó):估計、猜測。

2. 推斷(tuī duàn):根據觀察和判斷來做出推測或結論。

3. 導航(dǎo háng):通過地圖或導航設備給出方向指引。

與“揆路”相對的詞彙有:

1. 笨拙(bèn zhuō):不靈巧、不熟練。

2. 迷路(mí lù):走失方向、無法找到正确的路線。

綜上所述,“揆路”是一個動詞,表示通過觀察和推測來估計或判斷路線的方向。它由兩個部首組成,一共有12畫。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繁體字為「揆」。除了揆路,還有揣度、推斷、導航等相關詞彙。而與“揆路”相對的詞彙有笨拙和迷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