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髀髋的意思、髀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髀髋的解释

(1).大腿和臀部。借指下肢。语本《汉书·贾谊传》:“至於髖髀之所,非斤则斧。” 清 陈文述 《哀冻死者》诗:“赤足露肩髆,瘦骨支髀髖。”

(2).谓解剖、肢解。 唐 柳宗元 《天对》:“奋力屠国,以髀髖厥 商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髀髋”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构字法和典籍应用两方面解析。从字源看,“髀”指人体大腿外侧至臀部的骨骼,《说文解字》释为“股也”,《黄帝内经·灵枢》亦有“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髀”的记载;“髋”则指骨盆与股骨连接处,《素问·骨空论》描述为“尻骨空在髋髀之后相去四寸”。二字连用多指代人体下肢与躯干连接部位的整体骨骼结构。

在中国传统医学典籍中,该词常与“腰脊”并称,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提到“髀髋若伤,步履蹇滞”,强调该部位对人体运动功能的重要性。现代解剖学中,“髀髋”对应股骨大转子与髋臼构成的髋关节,属于人体最大的杵臼关节,其解剖学特征在《格氏解剖学》第42版中有详细图示说明。

在文学应用层面,《汉书·贾谊传》载“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至于髀髋之所,非斤则斧”,此处借骨肉相连的复杂结构比喻难以处理的关键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当代《现代汉语词典》未单独收录该复合词,但在专业医学辞书中仍作为解剖术语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

“髀髋”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髀”(bì)指大腿,“髋”(kuān)指臀部骨骼或臀部整体。组合后表示大腿和臀部,常借指下肢部位。例如清代陈文述的诗句“瘦骨支髀髋”即用此义形容人下肢瘦削。

二、引申含义
在古汉语中,该词还可引申为解剖或肢解动作,如唐代柳宗元《天对》中“髀髋厥商”,借解剖动作比喻商朝的覆灭。

三、文献溯源
该词最早出自《汉书·贾谊传》的“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原指宰割牲畜时需用斧斤处理髋、髀等大骨部位,后衍生出解剖义。

四、结构特点
“髀”为左右结构,骨字旁;“髋”同为左右结构,骨字旁,二字均与人体骨骼相关,组合后凸显生理结构的紧密关联。

提示:该词属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学引用。如需更详细例句,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跋疐摆驾白铺扒进变衅宾幕铲削持势传锡醇酒妇人辞庙寸蹏尺缣寸志登高登陟丢盹反应飞霞骠風惠分委分业复核扶竹光明滚圆溜胖鹤迹后羿呼嚎进拜绢头开解科惩恐迫徕服懰栗暝晦抹门儿噢休破除乾位敲骨剥髓奇璞犬马齿屈陷溶结筛春烧胡了洗脸水升燎神心涉禽类水草蜀罗唐僧取经檀越蹄洼推说霞裾箱杠相看小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