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腿和臀部。借指下肢。语本《汉书·贾谊传》:“至於髖髀之所,非斤则斧。” 清 陈文述 《哀冻死者》诗:“赤足露肩髆,瘦骨支髀髖。”
(2).谓解剖、肢解。 唐 柳宗元 《天对》:“奋力屠国,以髀髖厥 商 。”
“髀髋”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髀”(bì)指大腿,“髋”(kuān)指臀部骨骼或臀部整体。组合后表示大腿和臀部,常借指下肢部位。例如清代陈文述的诗句“瘦骨支髀髋”即用此义形容人下肢瘦削。
二、引申含义
在古汉语中,该词还可引申为解剖或肢解动作,如唐代柳宗元《天对》中“髀髋厥商”,借解剖动作比喻商朝的覆灭。
三、文献溯源
该词最早出自《汉书·贾谊传》的“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原指宰割牲畜时需用斧斤处理髋、髀等大骨部位,后衍生出解剖义。
四、结构特点
“髀”为左右结构,骨字旁;“髋”同为左右结构,骨字旁,二字均与人体骨骼相关,组合后凸显生理结构的紧密关联。
提示:该词属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学引用。如需更详细例句,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
髀髋(bì kuā)一词的意思是指大腿和髋部,常用来形容人体左右大腿和髋关节的部分。
髀髋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这两个字的来源及繁体写法如下: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髀与髋的写法并非一致,这两个部分的写法如下:
以下是几个使用髀髋的例句:
以下是与髀髋相关的一些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对于髀髋的意义、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汉字写法、例句及相关词汇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这些内容能够让您对髀髋有更全面的认识。
拗口令百日粮百异傍观必审本位货币鬓颜测量标志朝莫崇堕传胪赐冰敦譬風起雲蒸宫悬管多归正鼓揪郭门画面湖光山色护腰将无浇制箕风井渫津津乐道锦囊术揪撇旷日引月枯雪来扇馆灵猋陵慢黎牛緑鬟茫然若失梅勒章京冥思苦索鸟惊鼠窜盘络攀蹑人穷志短容借入境问禁桑苎翁三世佛山崩地坼沈脉朔雁绥靖政策宿滞谈嘲天来大土质踠趾想开先古仙馆襄野萧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