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核扩散条约的意思、防止核扩散条约的详细解释
防止核扩散条约的解释
即《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苏、美、英等国于1968年7月1日在各自首都同时签署,1970年3月5日生效。条约规定:核国家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让核武器或核武器爆6*炸装置;非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接受其他国家核武装的转让;无核缔约国的一切和平核装置应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规约和保障制度,国际原子能机构有权对其进行核查等。中国于1991年加入该条约。
词语分解
- 防止的解释 事先行动或做好准备以阻止某事的发生或可能发生如灾难或某事的成功如计划详细解释防备制止。《墨子·兼爱下》:“我以为人之於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於天下。”《易·大畜》“豶
- 条约的解释 由授权代表正式签字、得到国家合法权威批准的在两个或更多的政府当局如国家或君主之间签署的契约详细解释.条例,规章。 唐 司空图 《唐故宣州观察使检校礼部王公行状》:“公举奏条约,给官緡以僦水工,自是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防止核扩散条约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防止核扩散条约》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别称,以下是其核心内容的综合解释:
1.基本背景
- 签署与生效:该条约于1968年7月1日由美、苏、英等59个国家在华盛顿、莫斯科和伦敦签署,1970年3月5日正式生效。
- 缔约国数量:截至2023年,已有191个国家加入,成为国际核裁军领域最具普遍性的条约。
2.核心宗旨
- 三大目标:
- 防止核扩散:禁止核武器国家向无核国家转让核武器,同时要求无核国家承诺不制造或获取核武器。
- 推动核裁军:要求核国家逐步削减核武器储备,最终实现全面核裁军。
- 促进和平利用核能:保障无核国家和平使用核技术的权利,但需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监督核查。
3.关键条款
- 核国家义务:1967年之前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苏、英、法、中)不得协助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
- 无核国家义务:承诺不研发、不接受核武器,并将和平核设施置于IAEA的保障监督下。
- 国际合作:支持无核国家在医疗、能源等领域和平利用核技术。
4.中国参与情况
中国于1991年加入该条约,成为条约缔约国之一,并长期倡导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5.争议与挑战
尽管条约推动了全球核安全,但部分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未加入,且朝鲜于2003年宣布退出,成为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漏洞。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细节或最新动态,可参考联合国官方文件或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公开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二
防止核扩散条约是指为了防止核武器传播而建立的国际协议。下面是关于该词的相关信息:
- 拆分部首和笔画:防(阜部,4画)止(止部,4画)核(木部,10画)扩(手部,6画)散(攴部,11画)条(木部,7画)约(纟部,7画)。
- 来源:防止核扩散条约最早源自*********核不扩散*********于1968年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随后在1970年正式生效。
- 繁体写法:防止核擴散條約。
- 古时候汉字写法:無。
- 例句:国际社会积极倡导签署和执行防止核扩散条约,以维护全球的和平与安全。
- 组词:核扩散、条约、防止、防核、擴散。
- 近义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核不扩散条约。
- 反义词:核扩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