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髮上衝冠 ”。 南朝 齐 陆厥 《临江王节士歌》:“秋风来已寒,白露惊罗紈,节士慷慨髮衝冠。” 唐 贾岛 《听乐山人6*弹易水》诗:“ 嬴氏 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髮衝冠。” 明 唐顺之 《岳将军墓》诗之一:“吾生非壮士,於此髮衝冠。” 龚华声 等《普通党员》:“他发冲冠,气冲霄,怒火燃烧;心如割,肠如绞,热泪双抛。”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发冲冠汉语 快速查询。
"发冲冠"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字面意思是"头发竖起顶起帽子",实际用于形容人极度愤怒或激动的状态。以下是权威词典的解释与出处分析:
字面描述
指人盛怒时头发竖直上冲,将头顶的帽子顶起,属于夸张的文学表达手法,强调情绪激烈程度。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6卷,第543页。
引申含义
比喻愤怒到极致,常见于描述义愤填膺的场景。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354页。
蔺相如持和氏璧面见秦王时,因秦王轻蔑无礼而"怒发上冲冠",成为该成语的最早记载。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1959年,卷八十一。
查看原文参考(中华书库《史记》在线版)
《汉语大词典》
明确释义为:"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盛怒。"
链接:汉语大词典在线版(需订阅访问)
《辞源》(修订本)
标注其典出《史记》,并引用金代元好问诗句"壮怀忽忽发冲冠"佐证其文学沿用。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3册,第210页。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创作,如:
"听闻不公之事,他目眦欲裂,几近发冲冠。"
例证参考:《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年,第87页。
来源:《中华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022页。
以上内容综合权威典籍及语言学工具书,确保释义的准确性与文化背景的完整性。
“发冲冠”是一个形容极度愤怒或激动的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因愤怒或情绪激动导致头发竖起、顶起帽子,常写作“怒发冲冠”。例如《史记》中蔺相如面对秦王威胁时“怒发上冲冠”。
早期记载
简化形式
“发冲冠”是“发上冲冠”的简写,唐代骆宾王《于易水送人》等作品沿用此形式。
需注意“发”在此读作fà(第四声),指头发,而非“fā”(第一声)的发射之意。
可通过权威典籍如《史记》或《汉典》进一步查阅相关典故。
包畜保垒表则逼法鉢盂餐毡楚润打棋谱大岘钉梢底线东床择对鹗书方里封建社会主义高架路高压球躬自菲薄挂角归终寒卉好言好语皇舆画桥简求介雅街子机符迥非看成空搆空气溃延靓审廉裾练閲鳞皴灵女犂庭扫穴里闉靡所底止末派磨莹女史盘铃傀儡搒决抢市鞘马子钦幸确实襦袖单雄审刑院司陛随事制宜坛靖擿埴同心脍彣彰香菌